网民喷游戏媒体评价没有标准,是个挺莫名其妙的问题。
严格按照标准的话,所有任天堂游戏登场画质分就要被扣完画质分。独立游戏呢?今天绝大多数3A游戏一出场就要被扣完性能优化分数。像ff16(ps5版)这种,为了特效牺牲分辨率,乍一看画面一般但人物场景建模精度非常细致的游戏,那又该算几分呢?可能有人很不屑这个游戏,但它确确实实是被数毛社夸过的游戏。
玩法怎么才能算10分?剧情又该写成什么样才能算10分?游戏和电影实在是不一样,电影永远的主旋律就是故事,特效、画面只能稍微加点分,这也是现在很多好莱坞样板戏难以突破8分的原因。电影的评价标准可行吗?勉强可行,但不完全。例子就不举了,太多了。
至于游戏,现在很难说游戏就是以玩法至上。如果是那样,任天堂早就统一游戏界了,当年N64的游戏阵容精品化也不会失败。现在游戏界的主旋律应该是多元化,别误会,不是欧美那个DEI。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人放着马力欧不玩去跑欧卡模拟器。真的会有人放着黑魂不玩去看互动电影。既有人注重玩法,也有人注重剧情,还有的人全部通吃,这才是现在的游戏界。
如此多元化的游戏行业,何来评价标准可言?倒也不是说游戏媒体就一定是对的,本文仅针对“游戏媒体没有标准”这个观点。游戏评测的存在仍有其必要性,毕竟它不是手游免费即玩,也不是电影30、40一张票。花大几百买游戏,有一个风向标来参考非常有必要。这也是现在,说到游戏媒体人人痛骂,但每一期都离不开。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