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入手了冷门产地的冷门物种化石。尼日尔产悬崖约巴龙(Jobaria tiguidensis)的牙齿化石。这颗较为残破的牙齿是我在ebay上从美国海淘回来的,国内保有量较低,估计拥有的人应该不太多。
约巴龙(Jobaria)生活在侏罗纪中期巴通阶到牛津阶期间。身长约16米,是一种较为原始的蜥脚类恐龙(图6)。约巴龙的化石完整度高达95%,几乎是最完整的蜥脚类恐龙。
著名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里诺比较现代大象与约巴龙的肱骨/股骨圆周比例,提出约巴龙可能可以用后脚站立。他发现约巴龙的体重多由后脚支撑,而现代大象的体重多由前脚支撑。由于现代大象可以短暂地用后脚站立,因此约巴龙也可以轻易地用后脚站立。模型很好的还原了约巴龙双足站立的姿态(图7)。
这颗牙齿没有牙根的存在,可能是一颗脱落齿,蜥脚类恐龙一生都在不停的更换磨损的牙齿,这颗牙大概是因为磨损到头换下来的,顶部缺损大概也是由于进食磨损导致的,正常情况下完整的约巴龙牙齿大概会类似(图5)中的样子,有点像是一个小勺子。蜥脚类恐龙的牙齿并不擅长于咀嚼并磨碎植物,它们的密集的牙齿会和梳子一样,从树枝上将嫩叶梳下来。
约巴龙生活的Tiourarén组中也生活着中型掠食者非洲猎龙(可以参考我之前入手的非洲猎龙牙齿的机组),小型兽脚类掠食者棘椎龙,比约巴龙还要巨大的雷巴齐斯龙。除此之外,该地层中亦有发掘出未定种异特龙超科和未定种角鼻龙的孤立齿,还有部分基干装甲龙类的化石等杂七杂八的材料。
尼日尔作为著名的化石,化石的开采在之前长期垄断在前宗主国法国人的手中,且因为局势较为动荡,化石开采的商业化程度不如摩洛哥那般高,所以出土量较少。且缺乏体系化的论文对物种进行描述,有很多未定种的材料。也希望以后的发掘能整理出尼日尔本地完整中生代的生态。
评论区
共 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