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游戏评测 第152期《喋血复仇》
卡牌养成与射击割草的有机结合《喋血复仇》(下称B4B)是一款丧尸题材的合作射击游戏,有着“求生之路精神续作”之称。而开发本作的龟岩工作室与大名鼎鼎的V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龟岩工作室曾参与过反恐精英系列多部作品的开发,并于08年制作了《求生之路》(下称L4D),随后被V社收购并解体。解体后的龟岩工作室并不好过,历经了重组、收购、破产等遭遇。但最终,龟岩于18年得到了华纳游戏的支持,开始了本作的开发。
本作自宣发开始,发行商就以“《求生之路》原班人马”为卖点大肆宣传本作。自《求生之路》发售已过去十三年,而本作又是否真的能与前者相提并论呢?如果直接将两者进行对比,显然不太公平。十余年的技术差距,使得二者的制作质量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但时间不能冲淡的是游戏的玩法。
B4B在许多方面,都继承了L2D的特点。战役模式,或者说是剧情模式,应该算是多数玩家最关心的内容。同样是线性流程:本作以章节为单位,每个章节中又以安全屋为小节存档点。搜索物资、守卫据点、呼叫救援等,这些小节内的游戏玩法,对L4D玩家而言都是老生常谈,不同的是B4B带来了全新故事背景与游戏流程;同样的四人小队:玩家可以选择带领3名BOT单人游玩,或与3名玩家联机合作。而角色之间的对话依旧是喜闻乐见的拌嘴;相似的游戏机制:例如会吸引普通丧尸的胆汁、烫脚的痰液、会控人的特感;经典道具:如医疗箱、除颤仪、土制炸弹(拍棒),还有地图中会吸引丧尸的车载警报。
不过B4B在以上方面依旧有不少创新。战役流程相比L4D变得更长更耐玩,地图的可探索面积增加了不少;玩家的角色不再根据关卡固定,能从现有的8名角色中选择,而且增加了丰富的能力,与小队分工合作;除了类似L4D中的传统特感,本作中也增加了不少新特感,甚至还有部分关底的BOSS。这些BOSS的强度没有传统闯关游戏中那么夸张,但仍然能给玩家带来不小威胁;再就是武器道具方面。
追随了多数射击游戏的潮流,本作中的武器可进行改装。道具则分为三类:进攻型、支援型和快捷物品,分别拥有独立栏位。有能够减慢丧尸进攻的铁丝网、快速恢复少量血量的绷带、自行解除特感控制的电击枪等;游戏的安全屋功能也全部翻新,除了传统的章节补给功能,每个安全屋内还拥有商店。通过从地图中拾取金币,可购买各类武器、配件、道具,甚至是提升团队装备品质等。
本作最大的创新应当是卡牌系统。无论是《求生之路》还是《僵尸世界大战》,这种线性流程的游戏,总会面临着通关后游戏性的下降。为了提高重复游玩的可玩性,《求生之路》开放了创意工坊,增加了第三方地图。《僵尸世界大战》则是引入RPG系统,通过刷刷刷增加游戏时长。B4B的卡牌系统,则巧妙的增加了游戏的随机性。玩家在每个小节开始前,都可以随机抽取技能卡,这些卡牌,有些可用于增强战斗力,有些可增加生存能力,或者是团队支援能力等,所有的卡牌都是从玩家事先搭配好的卡组中抽取的。通过巧妙的卡牌搭配,玩家可以特化自己的战斗方式和游戏玩法。而游戏之外,获取卡牌并组建卡组,也是相当考验策略的内容。除了抽卡,每次小节开始前,系统都会自动抽取数张腐败卡。腐败卡能调整关卡规则,并带有奖励内容,这种随机性也给重复游玩带来了不同体验。
除了战役,本作同样也有多人对抗玩法,不过目前仅有“虫群”一种模式。虫群模式与L4D中的清道夫模式类似,两队玩家轮流扮演特感和人类。人类的目标是尽可能生存长久,而特感则需要尽快消灭人类。所谓“虫群”,就是地图中由飞虫组成的“毒圈”,与大逃杀游戏类似,这种毒圈会随着回合数进行,不断收缩,伤害处于其中的人类,直至彻底覆盖地图。游戏判定胜负的方式,就是对比两队玩家在扮演人类时生存的时间,较长的一队获胜。与战役模式类似,虫群模式中,玩家也可以组建牌组,并在每个回合结束后抽取卡牌。人类玩家还可以从地图中获取补给。
总体而言,作为一款21年发售的游戏,整体的质量比较出色。不只是画面和手感的提升,游戏内容的创新也值得称道。虽然没有了创意工坊的支持,但卡牌系统的引入确实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但对于L4D老玩家而言,这种卡牌系统的好坏只能见仁见智。如果是冲着“求生之路精神续作”而来的玩家,本作并不完全推荐,因为二者的实际体验差别较大。但如果仅仅是喜欢丧尸题材的割草游戏,且不介意卡牌养成的游戏内容,这款游戏值得一试。
本评测来自steamUU鉴赏家组-BlackForce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