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杀手:救赎之道不在其中
在《肖申克的救赎》里,主角安迪越狱后留给典狱长一本圣经,翻开来第一页写着“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Salvation lies within),看过电影的都知道,圣经就是安迪藏越狱用来挖墙的锤子的地方。当然安迪是为了讽刺典狱长,而我看完《花月杀手》后,第一个浮现脑海中的句子却是“救赎之道不在其中”。
如果您还没看过马丁这部《花月杀手》,强烈建议您先去看了我们再来分享。虽然时长3个半小时但观影过程并不会让人觉得冗长,老马丁娓娓道来的能力令人佩服。
对于电影来说,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体会。我感觉马丁这部电影可能是从一个白人的角度对于其自身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的反思,但作为一个有着同样被压迫历史的中国人来看,难免不会带入印第安人的视角。从印第安人的视角切人就难免不会有“惋惜”的感觉。
片中的”奥萨奇人”,因为在土地中发现了石油而获得了巨额的财富,却完全没有能够实现独立自主,反而依赖于美国政府定期发放的分红。而且去领钱时甚至还要提供各种理由。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指望什么呢?被人抢走财富是一定的。片中罗布特德尼罗饰演的反派--金黑尔采用的手段根本谈不上多么的高明或者隐蔽,但还是只差一点就实现目标,如果不是最后机械降神一般降临的FBI。如果你听过重轻老师中关于《火线》的专题解读节目,一定会对"It's all in the game",和 ”The game is rigged" 记忆犹新。而看了《花月杀手》后,看到了其中印第安人(奥萨奇人)所处的绝望境地,相信你会对上面两句话有更直观的感受。电影中就有一段经典台词,"你给一个踢狗的家伙定罪也要比给杀了印第安人的人定罪更简单。"(You have a better chance convicting someone kicking a dog than killing an Indian)。没办法,脑子里缺一根阶级斗争的弦儿。如果毛主席是奥萨奇人,没准俄克拉荷马州现在都独立了......
话说回来,以殖民者的身份反过来对殖民主义的反思,是否真的是有意义的?还是到头来只是一场自我感动?稍显遗憾的是,起码我的观感是这样,马丁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大反派金黑尔的身上,看起来他就是奥萨奇人一切厄运的根源。对于这种系统性的种族歧视,本地警察的不作为等等只是略施笔墨,没能深入探讨。所以当我们以印第安人的视角来看这部片子时,会明显的感到影片的反思还是太表面。
最后老马丁亲自出境念了一下案中几个主要人物的下场,给电影的结尾增加了一点现实主义的绝望和无奈气息,但这就够了么?如果我们对《年会不能停》最后的结果都不甚满意,觉得落入了“青天大老爷”的俗套,太肤浅,那么《花月杀手》又比《年会》深入多少呢?《年会》还面临着审查的桎梏,你们好莱坞也上映也要拿龙标么?当然这么说可能有些太苛刻,但我其实是不懂,我们对于电影的期望到底是什么?一部电影到底有没有义务一定要把这些问题都说透?
食品经营许可证 JY11105052461621
©2024 GAMECORES
评论区
共 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