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屋闹鬼》:雪莉·杰克逊《邪屋》官方授权“续作”
剧作家霍丽渴望成功,她租下空置多年的豪宅“山屋”作为排练新剧的场地,剧目的其他参与者包括歌手妮莎,演员兼音响师斯蒂维,以及几十年前红极一时的过气明星阿曼达。沉睡多年的“山屋”因之苏醒,这次它会把谁留下?
雪莉·杰克逊及其名作《邪屋》在恐怖文学史上居于何等重要地位,对后世作品产生何等重要影响,就不在此赘叙了。今年十月出版的《山屋闹鬼/A Haunting on the Hill》,是首部获得官方授权的《邪屋》续作,背景设定为当下。作者伊丽莎白·汉德曾三获雪莉·杰克逊奖,四获世界奇幻奖,两获星云奖,但读完后感觉,这部新书应该是排不进她的优秀作品行列。
下面是简单的泄底和感想——
介绍这本书,就免不了对《邪屋》泄底,双重泄底预警了啊。
先来捋一下本书住进“山屋”的几位角色。
霍丽:四十多岁籍籍无名的剧作家,占有欲强且极其自我。她年轻时听一位精神病人讲述自己在森林里与鬼媾和并诞下鬼婴的故事后,将其写成颇受好评的剧本,却也因此导致精神病人自尽。她受到打击就此沉沦二十多年,不久前重拾创作激情,将四百年前的剧作《埃德蒙顿的女巫》改编成新剧《女巫之夜》,并以此申请到一笔艺术基金,这才有钱租房子找演员排剧本,野心勃勃地想要开启新人生。
妮莎:霍丽的女友,在小圈子里出名的天赋型创作歌手,同样极其自我也同样野心勃勃,她为《女巫之夜》创作并演唱角色歌曲,令剧作大大增色,认为自己的才华引发女友嫉妒。艺术家性情,私下里和斯蒂维保持肉体关系。
斯蒂维:霍丽的多年好友,演员兼音响师,年少时参与剧团演出遭到性虐,就此烙下阴影,现在酗酒嗑药,跟妮莎是地下情人,同样艺术家性情。
阿曼达:曾经红极一时的实力演员,但几十年前的舞台事故令她星途暗淡——外界传言是她将搭档推下高台致其殒命。这番被霍丽的剧本打动,打算凭角色重回公众视线。
然后说一说《女巫之夜》。原剧《埃德蒙顿的女巫》创作于四百年多前,取材自真实的“女巫审判”事件,剧中独眼老妇伊丽莎白·索耶为了向欺辱她的邻居复仇,将灵魂卖给了恶魔,最后被当做女巫烧死,就如同现实中,以“女巫”之名被烧死的伊丽莎白·索耶一样。但霍丽在自己的剧本中让伊丽莎白·索耶取得胜利。
阿曼达饰演老女巫,斯蒂维饰演变成狗的恶魔。
——先夸一句,这里剧中剧的设定,和《山屋闹鬼》与《邪屋》形成互文,颇为巧妙。
除此之外,小说就无甚值得称道之处了。
《山屋闹鬼》作为《邪屋》的续作,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使用《邪屋》世界观”的小说,或者更直白地说,是《邪屋》的现代背景同人故事,难免会被拿来与原著比较。而无论是文学性,还是角色塑造深度挖掘等等等等,这部续作在各方面都是完败。当然了,书中的恐怖情节比原著更多,也更血腥,但在当下泛滥的同类小说中,实在算不得出彩。
小说中新添加的“女巫”要素,除了剧中剧和拿《麦克白》当梗,“山屋”现在的房主兼房产经纪人,邻居和清洁妇这三位中年女性,被作者暗示是隶属同一团体的女巫——这三位女巫如同《麦克白》中的三女巫那般,多次对霍丽一行人发出警示,让他们早点离开“山屋”,但始终未能成功。
可话又说回来,女巫们的行为颇有得了便宜卖乖的意味——毕竟当初做主把房子租给霍丽的,正是三女巫中缺钱的房主兼房产经纪人,而房子刚租出去没两天,她们就轮番上门警告租户房子危险赶紧离开,同时绝口不提退钱……这就很难评。
再说这四位“租户”。读过原著《邪屋》,或者看过改编电影《邪屋》(1963)和《鬼入侵》(1999)的话,就知道“山屋”才是大Boss,住进去的人越是灵感强、内心有创伤有缝隙可钻,就越容易受影响。然而这四人无一例外,都是灵感强,都是内心有创伤有缝隙可钻……
尽管作者正面侧面深入浅出地挖掘展现四人跌宕的人生经历,依然没一个角色令人喜爱,更难产生共情。
小说总共三百多页,分了八十多个章节,但视角转换并不多,主要以霍丽为第一人称叙述,间或穿插几个第三人称叙述的章节,展现其他角色在“山屋”中的可怖经历和精神状态的转变。
在讲述“山屋”闹鬼历史的时候,书中不点名地带了几笔《邪屋》女主角埃莉诺,也提到八十年代时的一桩惨案,当时住在“山屋”的那户人家,儿子用毒蘑菇毒死了他的妹妹,随后跑入林中不知所踪,他的母亲驾车撞树而亡,就像《邪屋》中的埃莉诺和初代房主夫人那样,那棵大树随后被砍。
这个故事在书中没有深挖,更多是用来烘托渲染恐怖气氛,比如斯蒂维发现的一本八十年代旧杂志,人物都被剪去了头部;比如妮莎总能看到窗外有个“黑发男孩”盯着“山屋”。
我期待能在续作中看到对《邪屋》世界观的深挖和拓展,但作者没有深挖,而拓展的“女巫”相关内容,又是如此乏味,肤浅……小说中的一些情节,给人感觉是为了迎合“女性觉醒”的流行趋势而添加进去的,并未结合角色进行精心构思。
读书过半时,哪一位或哪几位住户被“山屋”留下,成了小说仅有的悬念,又因为角色们都不招人待见,只剩下“爱谁谁吧早点完事儿真不想看了”的念头。
以及,最后留在“山屋”里的是妮莎,她的歌声很受房子青睐。
事后,女巫们把租金退给霍丽——你们早干吗去了?霍丽的《女巫之夜》即将上演,阿曼达和斯蒂维尽心参与其中。
凭心而论,伊丽莎白•汉德的《A Haunting on the Hill》单独看并不算差,但宣传时一副《邪屋》授权续作的架势,和原著一对比就被秒成渣了 。
同样续写或者说改编名作,金费雪(T.Kingfisher)的做法就聪明太多,她将原著重新解构,创作出更符合现代口味的故事,同时也免去了被拿来和原著对比的尴尬,扬长避短。她改写童话的《荨麻与骨/Nettle & Bone》刚刚拿到雨果奖,真心希望国内有出版社慧眼识珠,趁势将她续写阿瑟·梅琴名作《白人》的《扭曲者/The Twisted Ones》,续写阿尔杰农·布莱克伍德名作《孤岛柳林》的《空洞之地/The Hollow Places》和改写爱伦·坡名作《厄舍府的倒塌》的《令死者行动之物/What Moves the Dead》都推出简中版。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