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怪游戏。
三年前,我读了四十二的安利,买了这个游戏。四十二老师推荐的游戏,不会有错。
游戏很便宜。有人说,这个售价其实是给开发者捐助,因为开发者同时也发布免费版本。相比免费版,steam版里有一个可以在角色间传递道具的箱子,有一个无限生命的“探索模式”。当然,这些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第一次进游戏,只看了几眼就退出了。这个游戏跟它的价格是完全匹配的——非常非常的贫穷——画面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操作是八十年代的,玩法是七十年代的。像素小人看不清长相;技能图标丑得像是美工休假时主程用windows画图工具撸的;迷宫的地板、墙壁、门是大型“复制粘贴”现场;技能描述长到像阅读理解,数值计算复杂到会计考试;被怪三两下秒了之后,发现这游戏居然还有复活次数限制;甚至你起个名字叫“Overkill”,游戏会把你的名字当成系统文字,自动翻译成中文……
这个八方向行走的操作,让我想起以前智冠的《笑傲江湖》。当时朝思暮想玩不到这个游戏,一直到它被《金庸群侠传》请下神坛,我都没能攒起足够配置的电脑。现在好了,是时候给过去圆梦了——就假装它是个古早游戏。
但还是没坚持到十分钟。
第二年,我再一次听到四十二在电台里提到这个游戏。
一个游戏,如果它被四十二推荐过,那一定是个好游戏;
一个游戏,如果它被四十二多次推荐,那一定是个不容错过的经典游戏;
一个游戏,如果它被四十二反复推荐,然后又说“不推荐”,那它一定是“点饼干”。
“大菠萝”也是一种“点饼干”。
《马基埃亚尔的传说》也是一种“大菠萝”。
这种感受,要硬着头皮玩到三五个小时以后,熟悉了键盘操作,才能体会到。
游戏的基础系统是同“暗黑破坏神”类似的动作RPG,技能系统较暗黑复杂,但没复杂到DND那种“动作前必先了解规则”的程度;
大部分职业都有职业专属的“蓝条”,积累和消耗的方式各有不同,再加上各种族天赋不同个性分别,新建一个人物换个种族换个职业,就是一种新的游戏体验;
装备系统是常见的“稀有度”和“普通装基础等级”系统,用随机出的词缀修饰装备,同时也有独特的史诗装备掉落,装备名称和属性设计的照应颇有些“暗黑”里暗金装备的感觉;
全回合制的游戏系统意味着游戏的节奏很慢:战斗打到一半,把电脑休眠去睡觉,第二天下班回来,Boss还杵在那儿巴巴地等着你出招。要是像我一样,一时忘记了,甚至一忘就是一年,再回来时候,一切还都是从前的模样。
就这样,一年后,对暗黑4极度失望的人们开始怀念“正统”暗黑的影子,《马基埃亚尔的传说》再次被提起。
这次我把每一个职业都试了一次。“马基埃亚尔”的世界只对新手友好,对15级以上的角色面目狰狞——尤其是法师,完全没有其它幻想世界里横行无忌的霸道设定,倒是与这个世界背景故事相当贴合。
在解锁“格斗家”前,我断断续续的游戏时间到了十五个小时。以当时的感受,就要被这个游戏的难度劝退了,但是“格斗家”刷新了我的认识——这是个类似暗黑2中的刺客、暗黑3中的武僧的职业,主打一个“横冲直撞”“贴脸输出”,提供无脑通杀的爽快体验,一反之前步步为营的小心算计,相当过瘾。最后不幸在恐怖王座最底层被围殴致死。
不知不觉地,二十小时以后就是三十,三十以后就是四十。
新解锁的种族和职业相当有趣,随机出现的事件也让人欲罢不能。死了一次又一死,总是想着“复活了回去报仇”,最后又后悔“早该把背包里的装备放进共享箱子”。
现在超过已经六十小时了,游戏里新解锁了一个新职业:冒险者。技能树随机生成,职业发展完全看脸,没有任何职业规划,像极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冒险者的闯荡——把属性全点了力量,却得到一个法师的职业——谁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推荐这个游戏给暗黑爱好者、点饼干爱好者、装备收集癖、Oncall工作者,以及希望在《星空》中驾驶飞船在星际间真实航行的飞行爱好者——旅途漫长,时间足够长到让你爱上这个游戏。
评论区
共 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