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游戏的整体艺术风格也是非常“懂”的。不仅仅是故意做旧的像素特效,还在于它淡化了现代科幻比较常见的实用性、可考据的技术展现,完全根据原版的特色,描绘了一套不符合如今我们认知常识的科幻环境。
原因之一,在于虽然《网络奇兵》的故事背景很残酷,但和当时流行的计算机游戏类似,走的都是一种卡通质感。尤其是70年代科幻杂志,以及各种欧美地摊漫画,在诸多环节的设计上有着关键影响。
整个场景就是毫无逻辑,非常浮夸的早期科幻想象——你不知道它们是干嘛的,但反正红红绿绿的灯加上管线与电路板,知道是个“未来技术”就得了。保留原作那种地牢爬行应有的封闭空间结构,同时在用3D建模还原后,进一步加大了那种“被厚实物件包裹其中”的压抑感。
更有趣的是,重制版把原作游戏引擎技术限制下,只能用“方格块”搭建的场景保留下来,并做成了一种特有的客制化架构质感。你可以想象整个空间站,就是这么一个格子一个格子搭建,并且在必要的时候,确实能对其进行快捷便利的拆卸改装。
这种毫不讲理的“财力物力”,正是古早科幻最喜欢追求的氛围。
就连对未来的想象也是基于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最高水准的视觉享受,多数都是看个高清贴图的PPT。而且不管怎么样黑客就是酷,按几下键盘,插一下U盘就能搞定一切,明明看起来那么简单的操作,但全班就只有你会敲键盘。
评论区
共 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