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拉腊山》:高开低走的恐怖小说最高奖作品
《亚拉腊山/Ararat》拿到了当年的斯托克奖,读这本书跟登山差不多,开头到中间部分相当于开开心心爬到山顶,接下来的后半本全在走下坡路,最后结局彻底落入俗套,顺带毁掉书中最具光彩的角色。
作者克里斯托弗•戈登,给斯蒂芬•金公子乔•希尔的短篇小说集《20th Century Ghosts/20世纪幽灵》写了导读,创作过异形和地狱男爵等电影衍生小说。写的这本书是真让人心里咯噔……
下面是小说泄底和吐槽。
传说中的诺亚方舟最后停驻地——亚拉腊山地震后露出个洞口,探险者和考古学家、纪录片剧组云集,都想搞个大新闻。
一对搭档写探险书的未婚夫妻和相熟的当地向导抢先进洞,发现整个山洞就是一艘古代大船,上面有许多动物骨骼和人类干尸,还有一口被封印的棺材。
几星期后,一个规模不小的团队组建并入驻山洞,未婚夫妻亚当和梅莉亚姆是领队,各国专家学者和大学团队搞研究,摄影师做记录,土政府官员监管,库尔德族向导团打下手。
这时主角沃克姗姗来迟。他明面上的身份是美国科学基金会代表,实际上是美国防部下属神秘机构的调查员,在世界各地调查超自然现象并确定目标能否作为军方武器……就很符合老美一贯调性了。
跟主角坐一趟直升飞机过来的还有联合国观察员金盛,韩籍漂亮姑娘;以及古代文明及语言专家,年迈的休斯神父。
进来以后主角先替读者询问一下研究进展:这座方舟有数千年历史,干尸的状况表明这里发生过严重骚乱,许多人慌不择路想要逃离,以及几乎所有干尸的脖子上都挂着沥青装饰物。
而所有人最关心的棺材,被厚厚的沥青密封,上面还刻了许多文字和符号——现已开封。
里面是一具头生双角的干尸。
对于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我们来说,看见这种“异人”可能骇一跳就完了,更多是猎奇心理;但对书中这些人来说冲击可就太大了——在疑似诺亚建造的方舟里,发现了疑似恶魔的生物,足以颠覆三观使得san值狂降。金盛甚至当场恐慌症发作。
这么些人凑一块儿,啥种族信仰的都有,气氛就融洽不起来。金盛来这么一出,更是人心惶惶。
当晚,两人遇害并被推下山崖。
次夜,又有两人遭受同样厄运,其一是科研团队一把手。
一次还能勉强用不想搞研究了偷跑下山解释,二次就说不通了。
而神父在解读棺材上的文字时一度神志错乱,更显得这玩意儿邪性。于是大家开始给有角干尸打包,打算暴风雪一过去就运走。
直到此时,小说的人物塑造和气氛营造都非常好,山洞里蒸腾的恶意浓得能攥出黑水来。只是读到这儿隐隐有点不安——可别真是恶魔附体驱魔那套老皇历吧?
好的不灵坏的灵,接下来的剧情发展让不安成真了……
简单来说就是当年方舟造好后,恶魔撒姆登混上船,死了不少人才把它杀死封进棺材。然而撒姆登肉体虽灭本质还在,起初它将们人心中的阴暗部分急剧扩大,被恶意滋得养愈发壮大后,就可以附身了。被害的四人就是它附身后动的手,神父的驱魔也不管用,换个人继续附身眼放橙光大开杀戒。
被杀剩十六人后大家决定顶着暴风雪下山,还听典籍专家的话人手一块沥青当护身符。
然而没用。下山途中恶魔不断作妖,剩七个人时神父提出沥青可能用来方便附身的。理论没错,但恶魔赶在所有人扔掉沥青前又带走几条人命,最后成功下山的只有主角沃克,金盛,梅莉亚姆和向导头领四人。
有一说一,像电影《怪形》那样,封闭空间内“怪物就在我们中间”的设定永远深得我心,作者把这一手用得很漂亮;而在发现沥青作怪之前,恶魔附身能力强到无解,乃至主角考虑过要不要把所有人全干掉再干掉自己,以防把恶魔带下山为祸人间。
只是就像之前说过的,恶魔附身实在是令人兴味索然。当然了,这一套放欧美国家或许还是很吃得开的。
而在人物塑造上,作者似乎很擅长搞个有趣的角色,再顺手毁掉。
先说主角本•沃克,一身旧伤的丧气毒舌社畜,生人勿近,九岁的儿子跟着前妻眼看快有后爸。对工作内容提不起兴致,却对神秘事物痴迷,离不开这行。但工作方式是坚守走近科学路线,一定要找出非超自然的解答。这个人设多有意思啊!然而进洞没两天就摒弃坚守多年的信条,还跟金盛迅速发展亲密关系……
再说我最喜欢的梅莉亚姆。出身MSL家庭的无神论者,内心无比强大坚韧,身患绝症却隐瞒,是不想被当成瓷娃娃呵护;知道恶魔要拿未婚夫出轨的事实来伤害她,就先一步说出来对呛;半夜起来烧恶魔干尸,斧劈附身者救男主狗命,喝令未婚夫出轨对象亦步亦趋坚持拍摄……
就是这么一位坚强女性,在结局时却和恶魔交易换取健康身体。虽然是为了肚子里的小孩,但你心里不都清楚生出来的八成脑袋长角吗?!
看到最后一页就跟吞了苍蝇似的,如鲠在喉!
沃克侦探被咯噔写成了系列,后面还有两本《潘多拉的房间》和《血手》,暂时没有继续看的打算了……
评论区
共 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