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廓尔喀步兵团(英语:Royal Gurkha Rifles)皇家廓尔喀步兵团是由来自尼泊尔山区的廓尔喀人及英国陆军联合组成。这样的组合虽然令人不解,但这支充满神奇色彩部队却以其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而闻名于世。
1813年及1816年,英国军队在印度曾和廓尔喀人发生过两次小规模的战斗,虽然英国最终赢得了胜利,但廓尔喀人的战斗力却给英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15年,英国军队的编制中有了第一支由廓尔喀人组成的战斗营。从此,廓尔喀人在英军中服役的传统延续。
传统及发源
一百多年来,廓尔喀人一直是英国驻印度军队的一部分。但自从1947年英军撤出印度后,廓尔喀人便移防至马来半岛,在那里他们曾直接对抗印尼军队,他们的战斗技能得到极致的发挥。随着1967年这场小规模战争的结束,英军退出马来亚半岛,廓尔喀人便移师香港,直至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后他们便全部移防至英国本土。
廓尔喀最初只有3个营,历经多年的扩张和更名后,目前在英军中服役有4个团,他们是第一,第六,第七和第十廓尔喀步枪团。廓尔喀步兵团中只有极少数英国军官,其余大多数都是廓尔喀军官。在加入英军之后,廓尔喀人将他们的的行动扩大到工程,通讯和运输等方面,有时也有廓尔喀炮兵,伞兵和宪兵部队。
廓尔喀人是从尼泊尔王国的山区部落招募而来的。由于应征的人数总是远远超过实际需要,因此负责挑选的军官便可进行严格的挑选。通常17岁半入伍的廓尔喀人,都会服役5年以上,情况最好的甚至会超过32年,一直到50岁才退役。
廓尔喀人穿着标准的英国陆军制服。战斗装备是DPM迷彩战斗服,配挂的绿色帆布带则用于携带著名的库克利弯刀(KUKRI)。阅兵时服装在温带地区是深绿色,热带地区是白色,但士兵皆配有黑色漆皮腰带,军官则配戴十字型腰带。另外,纽扣及徽章皆为黑色。而阅兵是士兵则戴着黑色无边帽或廓尔喀软帽,穿其它制服时则戴绿色贝雷帽。
二战期间
1940年5月,在法国的英国远征军已完全溃败,驻印军才开始动员。应英国驻尼泊尔公使的要求,廓尔喀军队需在最短时间内扩编到30个营。这只是个开始,数月间,在印度的10个廓尔喀训练基地中,廓尔喀人已经组成了45个整编营。受限于尼泊尔恶劣的交通及通讯设施,开拔及增兵的消息都是由人口头传达。1940年间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分外热闹,家家户户奔走相告,通往印度的山路上,如节日中走亲访友般热闹。许多现役士兵在探亲假中被召回,其中有人甚至才到家,他们每个人的身后,都跟着上百个如此迫切的“志愿者”。
二战中,不少于250,000的廓尔喀人在欧洲、北非、中东、及南亚为英国政府效力。他们最初的军事行动可谓是“故地重游”。美索不达米亚,此时已叫伊拉克,1941年5月发生反英的武装叛乱,成立了拉希德。阿里亲纳粹政府。英国驻印度司令部火速派出两个师组成远征军,其中第10印度师的师长由新提升的斯利姆少将担任。叛乱平息以后,斯利姆又指挥第10印度师击溃维希法国军队占领叙利亚;接着与苏联合作南北对进占领伊朗。
但英国在中东的军事胜利并不足以抵消同时期在北非的被动。1940年9月至次年2月,英国人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以5万兵力横扫格拉齐亚尼元帅率领的50万意军。1941年2月14日,隆美尔君临北非,其麾下的非洲军团只用月余就将英军驱赶回了埃及,只有托卜鲁克凭借重兵顶住了德意联军的围攻。在托卜鲁克的守军中,即有廓尔喀7团2营、4团2营、5团2营。之后又有3团2营及8团2营也作为援兵投入战场。到1942年上半年,在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双方均无进展。5月22日,隆美尔再次挥师猛攻托卜鲁克。一场坦克大战后,非洲军团在比尔哈基姆突破英军防线。6月1日,作为第10印度步兵旅的一部分,廓尔喀4团2营奉命阻击德意联军。在战斗中,他们装备的2磅反坦克炮对德国坦克如隔靴搔痒,隆美尔的铁骑洪流轻易地冲垮廓尔喀人的防守,2营大部沦为战俘。相同的命运也落到了7团2营的身上:6月21日,托卜鲁克陷落,7团2营在与其他部队完全隔绝,战至弹尽粮绝,全营最终向德国人投降。3团2营和8团2营在托卜鲁克失守及其后德意军队进兵埃及的过程中折扣大半,余部退守阿拉曼,在那里,奥钦莱克将军构筑了最后一条防线,把自己所有能用上的东西都砸向了隆美尔,7月间,埃及暂时保住了。奥钦莱克在其去职后,在偶然提及廓尔喀营队时,将军很是赞赏廓尔喀人的坚韧,“他们总是损失最重的”。
阿拉曼的8月,蒙哥马利来了;10月末,英国人开始反击。凭借雄厚的物资储备,英军在北非终于转运了。此时北非的战斗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炮击、装甲部队出动、后面步兵掩护,就这样,廓尔喀人与其他盟军并肩将隆美尔逐到了突尼斯。1943年春,隆美尔的军队只能困守在突尼斯中部崎岖的山地中。在北非对德最后一战中,第4印度师为主力-英国第8军-充当先锋。第4印度师师长是出身于廓尔喀2团1营的弗朗西斯。图克将军,其辖下共有3支廓尔喀营。
第4印度师的任务是在夜间偷袭法特纳撒高地,以便第8军迂回包围非洲军团。图克亲自指定廓尔喀9团1营和2团1营担负进攻高地主峰的任务。下达命令后,将军对自己老部下能否完成使命心怀忐忑,他在当天的日志中写道:“这样一个人力难以企及的任务,也许太难为他们了。”图克的担心并非多余,高地山势陡峭,遍布机枪工事。1943年4月5日夜,暮色掩盖下,廓尔喀突击队向9公里外的德军阵地进发。
行动中所有廓尔喀士兵都表现出一如既往的骁勇,而其中2团1营廓尔喀少校拉巴哈德。塔帕以当晚的卓越表现获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关于他的表彰是这样描述的:“按计划,塔帕率领两个排突破并巩固唯一一条可以掩护全师进山的通道和敌人最先遭遇在一条盘旋于险峻狭窄裂谷中的羊肠小道的入口,裂谷中遍布火力点,配备反坦克炮及机枪;尽头是一个小平台,再往上就是60米高的峭壁,平台及峭壁完全处于守军轻重火力射程内。最初的突击中,拉巴哈德率领战友用弯刀及刺刀清除了外围据点的德国人。但接下来向上的每一步,他们都要面对上方密集的弹雨。拉巴哈德等人一鼓作气冲进了下一个火力点,少校亲手砍死2名敌军,并用左轮枪解决了另2人。到顶峰的最后一段路已被火力覆盖,拉巴哈德和另外两名士兵还是成功地摸了上去,又有2名守军成了他的刀下之鬼,他的手下也干掉了两个,余下的敌人逃散。全连陆续跟了上来并守住隘道,从这里,他们可以从容地清理山脊下方敌军的反击。毫无疑问,整个行动的成功关键在于少校及其小分队在山谷所表现出的无法言喻的英勇。”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