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小吐槽遇到的奇怪应聘者时间
刚面试了一个应聘销售内勤的妹子,面试完emo了,太浪费时间,感觉应该是别的公司去教育这类应聘者,我面试完只能增加吐槽的素材。
妹子26岁,水土专业大专毕业一直在老家郑州工作,先是做水土测绘文职2年,然后去了文化公司做内勤2年。
自我介绍非常笼统,没有说前2份工作的离职原因,作为文职类岗位应聘者,这个自我介绍非常糟糕。不介绍离职理由比较常见原因是故意隐瞒不愉快分手或者脑子就没想过要介绍离职理由。对方来自郑州,没有杭州卷,所以没有这个敏感度很有可能,追问一下再做判断。对方说没什么原因,就是不想做了。进一步追问说郑州消费太高了,收入太低了,所以不做测绘文职。我说那第二份也是在郑州啊,消费高。她说比第一个工作工资高一些。这时候已经可以判断对方在杭州面试经验很少,完全不太理解HR提问的目的,没什么敏感度,低情商的说法就是低情商。因为第二个工作还是需要我追问离职理由,并没有举一反三的意识,答跟随男友来杭州,期待稳定的工作和发展。我追问男友换城市发展你也会跟去吗,她说男友没有这种计划,你的问题没有可能性。(文职类的工作就很在意稳定性啊,你这回答让我怎么相信你想稳定啊)
开场谈到这里,我有一个大概的认知,26岁,工作了4年,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相对经济比家乡更发达一些的城市发展,选择文职类岗位应聘,这种岗位收入不高,竞争压力很大,可替代性很强。那么围绕个人发展追求稳定,对于稳定的定义是什么,郑州的消费都觉得高,那杭州更高,自己怎么看待,文职类的岗位收入能支撑么,自己相对其他人的核心优势又有哪些呢。
以城市发展水平认知作为切入点,问她对于杭州的感觉,没什么感觉(喂,说好的稳定发展呢,到一个陌生城市打算稳定发展难道不做功课吗)景色挺好,节奏慢,消费水平呢,跟郑州差不多,我说杭州租房子不贵吗,她说跟郑州差不多,单间郑州八九百,杭州这边一千多两千,差不多。我当场宕机,她让我多关心一下郑州房价。吃住行我都懒得具体比较了,看了一些B站知识区介绍城市经济发展的视频和数据,问宏观的层面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作要求对应的收入情况,对方回答杭州这边工作环境都挺好,收入和要求成正比,正比到啥程度就不说了。问宏观,答微观。问她对于这种门槛不高的文职岗位核心竞争力有哪些,答比别人细心。请她具体举个案例说明比别人更细心,她说有客户投诉她会处理。我说这个听起来像是这个岗位最基本的要求吧,而且我想听的是具体案例,不要这么笼统的。这回是对方宕机,她觉得已经回答的很好了,为什么还要回答。我只好举例说好比你是医生,你说你比别人更敬业,具体表现就是你会把病人治好,我觉得医生治好病人是他应该做的工作,不能说明你比别人更敬业。她说可是我身边很少有人会把客户投诉处理好,所以她认为这是她的核心竞争力,都说成这么具体了,为什么我还要她举个案例,她表示不理解,说不出而且她觉得我很怪,不知道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直接放弃回答,说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
送走前对方告诉我期待的最低薪资和我挂出来的岗位薪资差1000,我也不知道她为啥来面试,就算是刚来一个城市通过面试了解自己意向的岗位发展方向什么的,这面试表现也太一般了。她的职业规划是回归水土工程类文职,我说你都2年没有在那个行业了,她说有信心重新回到那个行业,说我们公司也是水土工程的,我纠正道我们是研发生产销售水泥和艺术漆的,不是做工程的..........
我坐在工位上复盘面试的过程,无比尴尬的经历,我反思自己哪里来的优越感,人家在老家生活这么多年然后对比了杭州的评价,肯定比我客观,我又没在她老家生活过,所以评价杭州消费跟郑州差不多,生活节奏慢就算我看过比较数据也没理由破防。至于我认为岗位职业基本要求,很可能对她来说就是天赋异禀,比其他人强的多了,她也在面试中反问我为什么要揪着几个字眼不放过,所以问题在我,前期接触得知对方很久没工作,刚来杭州也没做功课,基本可以放弃面试了,这种应聘者的稳定性,大概率是没有的,花这么多时间也很难找出个例外。
评论区
共 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