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游戏的原版和重制版有点像是原著小说和电影版。
在玩低画质的原版游戏的时候,墙上的一堆红色马赛克,会被玩家脑补出丰富的细节。画质越低,留给脑补的空间就越大。就像看书一样,描写越模糊,读者理解的偏差就越大,也就是说脑部的空间越大。而且这些老游戏往往开发者很清楚自己做不了太多细节,所以往往在氛围上会做得很到位。氛围做的越好,玩家越容易脑补。
寂静岭1代我是2010年用模拟器玩的,那时候刚开始可以读懂游戏里的英文了,虽然都是方块脸,但是还是被吓得不行,玩一会就得关了看一会海绵宝宝缓和一下。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可能是自己脑补的东西太恶心了。
重制版游戏面临的问题和小说影视化一样。你怎么把本来模糊的东西给弄清楚了,还能令人信服。这几乎不可能。越是清晰的东西留给人想象的空间就会越少。
每次看到寂静岭2重制版的相关视频的时候,总觉得差点意思。原版CG的角色面部表情我印象里很僵硬,可能是技术限制,也可能是有意为之。但是重制版的角色表情总觉得过于丰富了。比如说最开始主角在厕所照镜子。原版是没有任何表情的,但是你会觉得“这人肯定有点事情”,但是重制版做的一脸哭丧,传达的信息就比较直给:这个人很悲伤。一下就觉得单薄了一些。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