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经朋友推荐,玩了《蓝宝石般的被害妄想少女》,是一款玩法类似逆转裁判,剧情却有浓厚现实主义底蕴的推理橙光作品。以下涉及剧透请注意。
1. 游戏中世界的味道是冲国真实社会的味道。
从角色设计就能体现出来:有饭店女服务员上位成为富商太太的,其貌不扬的沾黑富商,穷且固执的中年班主任,三好优秀学生,富二代小混混,打工小妹和出租车司机,酒吧小哥,检察官,出轨的服装店老板和汽车维修店员。这里的每一个角色都能感觉在真实生活中见过,而且一定是三次元里的人。作者馄饨仙人在采访中说:“我不写现实中不存在的人。” 想必也是指向这种真实性。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真实社会的感知足够深和广,才能创作出这样包含社会各个阶级职业的角色群。(让我写的话,可能就局限在学生,公司职员和黑社会这些刻板印象比较强的群体了)
2. 虽然表面上有几个角色有标签化和浮夸的设计,但其实角色的行为内核和逻辑是贴合真实社会的。标签式性格的功能是为了夸张,而 “夸张可以让玩家集中注意力,现实则是为了让人们思考”。作者在夸张和现实之间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从整体角色群的分布来说,有明显更夸张贴脸的角色(比如一个异装癖,态度浮夸又暧昧,会说德语的辩护律师),也有现实主义更浓厚的角色(年轻时满腔理想,最终向现实让步的,像橡皮一样有弹性的,柔和又现实的冯检察长),让玩家在看剧情的过程中不会感到乏味,而故事本身也不丢失现实主义的色彩。
从单个角色的设计上来说,每个角色都有各自夸张的,脸谱化的点(韩彤-小混混女,富二代-无所畏惧也什么都不在乎,石磊-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三好学生,老泥鳅-狡猾又邪恶的富商),但角色没有被局限在这些比较浅的点上。作者达成这点的方式,是通过展现这些角色真实的情绪反映和心理活动。不良女虽然讨厌美源,但也真实地和她有友情,会在意美源;富二代并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在乎,事情闹大了也会展现出害怕;石磊看上去好学生,其实叛逆,但心底其实还是体谅父亲的苦衷;老泥鳅为自己不择手段成功感到自豪,但被章语芳质疑时也会一瞬间恍惚,沉默着露出严肃的表情。换句话说,这些角色存在的意义不只是为了某个故事中的功能(比如需要一个混混角色,需要一个反派,需要一个脸谱化的xxx),而是作为真实的人存在,而真实的人总是不极端的。真实的杀人犯即使杀了一百个人,也会自然地担心,害怕,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作者做到的,就是真诚地还原了这些角色的“真人面”,也是为什么这些角色读起来不像是假人。
这也是为什么,夏梧,一个反社会人格的罪犯,能让玩家们信服和喜爱。因为他虽然做的事情极端化,但他的行为内核,让人觉得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对女儿的笨拙的感情,能确实地让玩家感受到,而这丝毫没有被他是个反社会人格杀人犯的事实所影响。那么要怎样达成这种效果(写的东西对于玩家来说有信服力),就是个需要不断去积累和观察的事情了。
3. 音乐
蓝宝石的配乐有点意思,之后有空的话写一下,很容易把人带进一个氛围里,效果不错。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