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尔看看修仙网文改编的动画(毕竟网文又臭又长又套路)。之前文章评论区有朋友讨论修仙网文可能是在某种程度上回应当代的资本主义下的科层制(无穷无尽的升级),其实和我之前研究的近代以来作为小市民文学的武侠小说有非常大的不同。但是网文太长,实在是读不动,也就懒得研究了。
今天却看到《上海书评》的访谈,学者倪湛舸对网文的这段论述很有启发性:
「我近年来研究网络小说,经常被人痛心疾首地质问:这些小说语言粗糙情节重复人物扁平,有什么可看的?先不谈观点是不是偏见,我们不妨反问一下:不在意语言、情节和人物塑造的话,我们看什么?答案似乎很明显:爽。对此我没有异议。但是,除了欲望的满足,网络小说到底在做什么?如果说资本主义早已致力于剥削欲望,那么求知和创新的欲望不就是当前资本扩张的发动机吗?这是研究认知资本主义的法国经济学家扬·穆利耶-布唐(Yann Moulier-Boutang)的观点。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正是商业化的网络小说回到了“小说”承载技术性知识的原意,用怪力乱神来回应数字时代的复魅,通过重新想象前现代的技术性知识来消化处理后现代的技术性知识。网络小说里有两大类型我特别关心,修真和盗墓。前者再想象内丹,后者依赖风水知识;内丹脱胎于方技文化,风水属于数术的范畴,李零把方技翻译成biological techniques,数术则是cosmological techniques,那么有趣的巧合来了:媒体研究学者全喜卿(Wendy Chun)说生物科技和数码科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双螺旋,这不就是方技和数术吗?所以网络小说并不仅仅捕捉了“封建迷信”的“沉渣泛起”,它们真正的任务是回应当前的变迁。比方说《走进修仙》《奥术神座》等作品都用魔法设定来重述科学史,它们的写作和阅读成为了知识生产和流通的模拟场域,而作者和读者都是自我修炼中的数字劳工。我自己的小说写得特别慢特别差,就是因为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被这种有趣的现象给抢走了,要赶紧写论文。」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