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盔甲因为缺少实物和详细绘图的原因确实很难准确考证,印象里对山文甲和锁子甲(一些人认为是某种三角形铁片组合的而不是那种chain armor)的争论现在还无定论。
可能唯一的例外就是清朝盔甲了,因为时间近,存物多,基本上都是现成的。我们印象里那种全是钉子的清朝盔甲就是布面甲,也叫暗甲(类似欧洲的Brigandine或Coat/Jack of plate),实际上早在明末就取代了札甲。这种盔甲就是把大块甲片放在衣服里面,用铆钉固定的,从铁包布变成了布包铁。防御力变化不大,但是更容易制作,而且衣服能染色,便于识别。这种盔甲在乾隆年间就消失了,从此实战中士兵都不再披甲,只有一些将官还会披布甲(没有铁了)。但是,这些布甲依然保留了装饰的铆钉。
评论区
共 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