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维特根斯坦说的”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
高中有个同学天天抓着我“念经”,所以对这句印象很深刻。依照我朴素的理解,思考往往需要有语言作为载体,当我们遇到词不达意,无法表达的情况,思考也就只能止步于此。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各个文化中不能被翻译的词”,忍不住感慨翻译这项工作客观上就是不能做到完美的,因为除了双方语言表达的不同,读者的文化背景也决定了读到这段话的感受。翻译只能有所取舍地尽可能趋向于原语言。
我也越来越觉得,所有的文化都是建立在各自的语言上的,由语言连接起的所有一切就是所谓的文化背景,包括《合金装备5》中也选择用语言切入,要想真的了解某种文化,我想必须去学习文化的语言。(可惜我是个废柴)
每种文化千百年的积淀都能从语言的变化一窥其脉络,不同文化的交织融合也同样能在语言中发现痕迹。甚至那些“大家都读错,错就变成对了”,再像白老师说的,每个时候有每个时代的语言特点,不管我们喜不喜欢,语言还在不断变化,说明这种语言所承载文化还是活着的,还在变化发展。
又想起了世界语,试图通过消除语言的隔阂来团结全人类。可是这种语言凭空而来,没有文化支撑,就像无根之木,想必终究只能是死的,只能停留在理想主义的想象中。
哎,一些没用瞎想。
食品经营许可证 JY11105052461621
©2024 GAMECORES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