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听哈基米音乐的时候,我在听着什么,以及我TM在写什么》
节前的工作总是看上去那么紧凑,让你感觉快要喘不过气来,你无端地仇视着周围的一切事物,但一瞬间又意识到那些并不是故意惹恼你的,你只是想去敌视甚至摧毁什么,比如自己脆弱不堪的精神,用自毁取代逃避,想明白后我拍了拍脸准备继续投入无情的现实里头,不过工作过程中我还是需要听点什么,结果还没反应过来我就点开了哈基米音乐歌单,我一边在表格中填数据一边思考,为什么我要听这些。
首先什么是哈基米音乐,我个人认为是包含【哈基米】元素的调音,是鬼畜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哈基米】这个模因元素经历了模因污染(哈基米之歌和猫猫视频结合的病毒式传播,从此哈基米与猫强绑定)、解构(哈基米之歌片段被拆解)、新模因插入(同样来自赛马娘的曼波之歌)、重构(打碎的模因重新组合),之后循环后三种步骤,尤其其中包含了【猫】这种非常容易传播的模因,就导致【哈基米】这个模因迅速传播,加快了这种循环,个人认为这是【哈基米】模因的第一阶段。而哈基米音乐可以看作【哈基米】发展的第二阶段,为了保持模因的持续传播【这是它的生命力】,它要么增加模因内容,要么与其他媒介结合,从结果看它是两手都要抓。【哈基米】中各种模因词库通过组合以及调音成为了一首歌的歌词部分,主体仍然是最初的哈基米之歌与曼波之歌,其他片段由它吸收的其他模因来配合,这一阶段【哈基米】模因得以飞速传播,但它仍然无法摆脱一种与传播媒介的寄生关系,大胆预言,【哈基米】模因的第三阶段可能是增加新的传播媒介,而最终阶段是摆脱寄生关系,成为传播媒介本身,至于是怎样的一种形式我无法想象,只是我幻想模因若在互联网存在思考的能力,恐怕也希望自身脱离这种桎梏吧。
其次是我为什么要听哈基米音乐,它不像原生歌曲(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词,我他么造一个,意思意思得了),我不需要对歌词内容识别解码以及理解共情,抽象听不懂的词语排列组合曲解了曲调中可能存在的意境,而我要的就是这个,不要理解,只需要纯粹的失去情绪的曲调让我工作下去,就好像煮了几个小时的咖啡,喝的就是这口过萃,或者更形象的解释是,抽象的模因元素就好像电视上的雪花乱码,而我就是上了年纪的老家伙裹着毛毯窝在沾满猫毛的破沙发里,壁炉里的木柴被烧得噼啪响,窗外的积雪都快堆到窗户了,一双浑浊老花的眼就盯着这些人造雪花碎片发呆一整个下午。
第三是我在听什么,
……
卧槽,下班了!走人!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