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十余年,我最近竟然再次捡起 FPS 的多人对战来玩了。上次,还是中学时期和同学玩 CS 的局域网联机。起因是上月的一次乐队出差前,大家说想要一起去网吧玩游戏,玩什么呢?我忽然记起之前看过《三角洲行动》的「黑鹰坠落」DLC 宣传,那不如试试。
没想到的「黑鹰坠落」难度太高。我原本秉着拿自己做实验,先熟悉游戏环境的想法,在家里的电脑上,下载安装好游戏,打开进入。菜鸡如我,连教学关都过不去,只能放弃。
然而,此前从未接触过塔可夫模式的我,玩不明白《三角洲》的「烽火地带」,只能从「全面战场」入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过去的这一个月,除了在 Switch 上玩的《十三机兵防卫圈》外,我的游戏时间基本上都投进了《三角洲》。
前两天听机核对《三角洲》开发团队的采访,后者说希望做到《战地》《使命召唤》《塔可夫》的 80% 的质量。做没做到不知道,因为我上一次打开《使命召唤》还是十年前在大学宿舍。但就游戏基础体验而言,《三角洲》不差。另外,它最大的优势体现在:方便。比起购买锁国区的《使命召唤》以及启动器和服务器体验差的《战地》来说,面向中国玩家自己的游戏,要从其它竞品手里抢日活,不要太容易。
优点不展开说,主要想记录下我个人观察到的一些体验问题,以便后续讨论。
首先是人机——对了,玩《三角洲》的另一个好处是,开始明白一些游戏术语,什么“人机”“单排”“野排”之类的。以前年纪小,玩 CS 的时候添加机器人,没有任何感觉。但在《三角洲》的大战场里,人机和真人玩家的对比相当明显。以目前新赛季为例,新加入的地图其中的一个据点,路线复杂,面积大,层次多,既有地下掩体,又有地面部分,还有垂直和水平贯穿的通道。真人玩家都不一定能很快熟悉地图。而人机更夸张,有时候刷新在地面直接站着不动,听到你的枪声才转身,跟丧尸似的。
我也理解加入人机的原因,毕竟不是每次匹配都能这么快,也不是每个人都想要体验真实对决的压力,也不是所有玩家的技术都均衡,不然技术差就总是填战壕的话,没有新人愿意加入——但你的人机能不能再智能一些?于是,为了照顾进阶玩家的体验,《三角洲》推出了指挥官模式。
指挥官模式缩减了战场人数,从 32/32 减少为 20/20,但保证所有玩家均是真人。这的确大大提升了游戏内的战斗体验(对我来说),战术和心理的博弈才得以展开。然而,这个模式又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此模式原本的名字为「胜者为王」,之所以被叫做“指挥官”模式,正是因为它加入了指挥体系,玩家对战前,会票选出一位担任本场游戏的指挥官,他的语音可以被所有玩家收听到。
从策划的角度,这个想法很好。一场精彩的、热血的、模拟真实的战斗显然需要有人指挥。在一些非常合适的匹配局当中,大家都能活动不错的体验。然而,指挥官总是会有犯错的时候,玩家心情好倒没什么,要是遇到一些暴脾气、心气高的玩家,指不定会骂什么话。久而久之,愿意主动担任指挥官的人会越来越少,毕竟主动担任,就是主动担责。
并且,不是所有玩家都想要开麦——那有人会问了,你不开麦玩什么指挥官模式?我只是想玩真人对战的局,没有其它的要求。
就在前天,我被迫担任了一次指挥官。一边分心注意战场形式和发出指挥官指令,一边参加战斗,导致我两头都没有怎么弄好。好在是地图优势在我,队友比较有能力,没有让我们输掉。不然,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没有哪道菜能让所有顾客满意,但我提到的这两点不良的体验,会让我既不想玩普通对局,又担心玩「胜者为王」,自己会跟上次一样被迫推举为指挥官。这种进退失据的感受,让我把入库多年一直没有玩的《战地1》下载了下来...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