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异闻录Q2》
在2020年头的寒假,我终于玩到了期待已久的《女神异闻录5 皇家版》,通关之后我非常喜欢,于是又去玩了:
《女神异闻录5 乱战:魅影攻手》
《女神异闻录4 黄金版》
《女神异闻录4 通宵热舞》
《女神异闻录3 月夜热舞》
《女神异闻录5 星夜热舞》
《女神异闻录4 无敌究极后桥背摔》
《女神异闻录3 携带版》
《女神异闻录5 战略版》
《女神异闻录3 Reload》
《女神异闻录Q:迷宫暗影》
真是……好漫长的旅途。
到了2025年,终于通关了本作《女神异闻录Q2:新剧场迷宫》,这样一来,除了一些需要模拟器的老游戏,新约《女神异闻录》系列作品应该都玩得差不多了。
早在2016年《女神异闻录5》发售还没中文的时候,我就很关注这个游戏。当时看的视频片段里按日计时的时间流逝方式以及主人公通过各种事件提升能力值的玩法深深吸引了我。以至于在还没有玩到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就学着游戏里尝试把每天做过的事情记下来,这种简化的日记直到现在我都还有在记录。
当时听闻Atlus公司的游戏一定会出加强版,所以我一直忍着没买,直到2019年《女神异闻录5 皇家版》发售。当时正好是2020年头,疫情爆发我又在备考,我就每天在白天学习之余,晚上打开游戏体验“第二人生”。当时一上来就大胆选了risky难度,但得益于P5R的迷宫设计,在碰到最后一个迷宫之前,我每次把宫殿舔完,刷一段时间的印象空间之后,总能花几个小时琢磨机制击败boss。P5R让我第一次体验到了什么是“紧张刺激的回合制战斗”,从此之后,我也养成了游戏上来先选最高难度的习惯,直接导致P5S里我化身刮痧仙人和方块方块三角的无消耗属性攻击仙人。
通关P5R和P5S之后,我就整来了《女神异闻录4 黄金版》。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希望对照真实日期玩一次《女神异闻录》。P4G是我离这个想法实现最近的一次,可惜在进入一次坏结局之后,我在年底终究是没忍住直接打到了结局。尽管如此,P4G还是陪伴了我大半年的时光,直接导致它变成我最喜欢的一部《女神异闻录》作品。包括后面连玩三作音乐游戏的时候,也是P4D玩得最投入。
之后就来到了《女神异闻录3 Reload》宣传放出的时候。为了先体验一下原版剧情,以及见一见传说中的哈姆子,我在ns版的《女神异闻录3 携带版》发售的当天就购入了一份。本来也是按照日子在玩,最终因为挑战伊丽莎白被打回标题破防而加速通关。直到P3R通关,我才正式了解四个主角的所有故事。
通关完上述作品之后,我的手就伸向了剩下的两部3DS独占衍生作,这个时候我的日语也从等中文变成了能玩日版游戏。后来我才知道这两部都是按照《世界树迷宫》的玩法做的衍生作。说实话第一部挺难的,选Risky难度打到第二个迷宫就因为太难而破防重新选了Normal一路到结尾,目前只有这部和P3P让我知难而退重新选了难度。
最后就是这部PQ2。我其实不算玩游戏很认真的人,很多游戏我都只是一周目通关的程度,并不会去搜索游戏的边边角角。比如《如龙》系列我几乎部部不落,但从来没有挑战过亚门,《女神异闻录》系列也是,从来没有进行过各类全收集挑战,P4G二周目全coop差不多就是我的极限了。PQ2是我首次做完了全部支线任务,收集了所有人格面具,第一次打败了“刈り取る者”,耐心练级,甚至遇到卡关的地方还去查了日文的文字攻略,甚至还用了二维码扫别人的人格面具用来上强度。可以说,这个游戏基本我里里外外都体验过了,除了到90级还是拼尽全力无法战胜天鹅绒房间战队,试了一天最终决定放弃。
从最开始接触P5R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五年多,《女神异闻录》这个游戏系列对我的游戏、生活、学习方式都有不小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大概是学习在保持自我的同时又不断切换“人格面具”的生活方法,以及相信未来和可能性的态度。很多作品都把人格上的可变性视作一种妥协或屈服,但《女神异闻录》系列把这种“人格面具切换”看作一种技能,直接进入了“技多不压身”的范畴。同时,主人公又通过不断接触新的人和事物,获得新的力量,这甚至一定程度上缓解我的社恐。
每一部《女神异闻录》作品几乎都是要解决某个事件,同时解开某一个或者某一些人的心结。每次通关时结尾的歌曲响起,都给人一种“告一段落”和“重新出发”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感觉到了这次可能是目前的“最后一次”,所以我在玩PQ2的时候格外珍惜,配合很方便的自动走路系统,游戏时长来到了夸张的80小时。
但是给荒垣学长“从黄泉路归来”这个技能也太地狱了吧!
在等P4R的同时可以去体验P5X了,期待。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