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红色工服
大参市基本以大参工人和工人们的家属为主要人口,城市发展起来之后周边村落也涌进了许多原农业人口,以餐饮娱乐等服务业为主,服务对象主要也是围绕大参重工,围绕在在工厂及宿舍楼附近。大街上有时能看到一群群穿着不同款式工装的人,但是有个特点,都是统一的亮红色,其中不少还有反光条或者干脆整件衣服全反光,在灰蒙蒙的城市中显得非常炸眼,全反光的反光效果则直接把人变成二维生物,让他们在城市背景中变成另一个空间的事物。
据说工装最早并不是这种颜色和制式,很显然,这种颜色很不耐脏,视觉上感受也并没有很好,看多了眼睛挺难受的。事情的转变是从厂区禁酒令开始的。
整个城当年还没有发展起来,工人下班也没什么娱乐项目,厂里会安排一些文娱活动,跳舞唱歌,游泳打球什么的,但是参加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一点的总是受不了这封闭的环境,不喜欢每天对着同样的人说同样的话,不喜欢这种循环规律的生活。喜静的爱跑出去玩,去周边荒芜的山上,向远山和星空倾诉。爱热闹的就扎堆,用平时在工厂录制的有节奏的机械噪音再加以剪辑拼贴出来的音乐跳舞,是一种节奏很快的工业舞曲。跳一晚上大汗淋淋筋疲力尽,再辅以酒精的作用,第二天早上人都不在状态,导致小事故不断。
后来厂里开会讨论,工业舞曲这个东西实则有利无害,所以要加以保护。这个东西本质上和中年人喜欢的交际舞也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不一样而已,年轻人就是喜欢新鲜的东西,每一代人都一样。厂里决定收编,把舞曲场地由之前的某人家里搬到宴会厅,并且提供专业的音响灯光等设备,每周二四六晚上定期开始,每天几乎都是爆满,荷尔蒙爆炸,很多中年人和青少年也喜欢来这里在昏暗中挥洒汗水,感受青春的气息,活成人一生中最好的样子。厂里不得不安排保卫科每晚维持秩序,保卫科的人总是怨声载道,痛斥这额外的工作量,而且还要忍受重复单调的巨大噪音,和青少年们的粗鲁无礼。保卫科老人对下面人说:“麻烦总是会有的,多余的精力总得找个地方消耗掉,不是在这里就是在那里。你们没觉得在外面闹事的少了很多么,全集中在这了,还省的我们去找他们。”
至于酒这个东西领导们觉得有利有弊,要严格限制,推出厂区禁酒令。规定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的排班,职工只要是工作日,无论上班下班全天禁止饮酒,厂区及员工宿舍内严禁出现酒水。休假日可以去喝酒,但是上班前的12小时内禁止饮酒,一旦被发现,会严肃处理。这可是憋坏了不少酒蒙子,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能带着酒跑到远离工厂,远离宿舍,远离人群的荒野上,偷偷自己一个人享受,顺利的话第二天再悄悄混入上班的人流中。每当冬季来临,便有很多人回不来了,人们都清楚,大概率是半夜出去喝酒冻死在外边了,但是怎么都找不到,有的被雪埋了,有的被野兽叼走了,还有更多很多就成为了荒野的一部分,再也没人任何信息。后来厂里就把工服都做成了显眼的亮红色,并且多少都加了反光条,让你成为灰白荒原上的一抹艳丽。好处显而易见,这样就算死外边也能给你尸体弄回来,除了某些穷凶极恶的酒鬼,大部分偷跑去喝酒的人还是老实穿新式工服,毕竟自己喝死了是小事,但是要落实成个失踪,会永远处于一种死不了的状态,不光家里人拿不到保险赔偿,孩子也顶不了自己的班,这个家庭基本就别再想着能和厂里有什么关联了 ,会被这个本就不大的城市慢慢边缘化,这才是大事。等待死亡的不光是荒原上的孤魂,还有一个家庭的未来。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