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久还是瞎逼写点东西吧。
伊森亨特的离去不仅是碟中谍的结局,也标志着9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仍然继承了冷战思维的一系列美国古典谍战动作片的落幕。不管是亨特,丹尼尔版本的詹姆斯邦德,还是杰森伯恩,都在探讨个体价值与组织集体利益的矛盾出现时,到底应该如何调和。毕竟是文化娱乐产品,这些电影的结论方案都是比较浪漫的,但多少可以体现那个世代的纠结:个人价值vs集体价值,是共同成就,还是互相消耗? 到了如今,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没有讨论的价值了,全世界范围内的主流价值观都是对个人利益的极致追求,踩着他人向上爬成为了理所应当,组织和集体变成了个人发展的“平台”;合作变得空前困难,牺牲精神则是天方夜谭。对于这种情况,你要么加入,要么因在他人眼中丧失个体价值而迅速被贬入尘埃。那些个人能力极强,同时政治觉悟极高的特工,不过理想主义的小丑,是落后的老人。
另外,这类动作片的主角形象大约是80后那一波孩子们对于自己父亲的理想投射:硬朗、自信、一往无前。如今这些孩子们早已到了成为父亲的年纪,而自己的父辈往往年事已高。看着和自己父亲年龄相仿的阿汤哥还在扒飞机、跳大海,再想起自己父亲身体或多或少不再健朗,大概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割裂感以及疼痛感。而且这种疼痛才刚刚开始上劲儿,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小生活也会遇到无数个mission impossible.
也许上面这些原因让这一类型片逐渐没落消亡了。如今的世界也显然不是超级特工们拯救了的那些世界,它没有变得更好。即便如此,我还是怀念那些高速剪辑、手摇镜头、真人特技和实景爆炸。
以及,即使在看这些电影时双手攥得再紧,你都知道他们只会有一个结局:胜利。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