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自我记录+1】
【戏剧性记录+1】
——《看一部电影能收获30个未接电话》
2025年5月1日下午17点45在电影院开看五一档期的《大风杀》犯罪题材电影。
到20点前,这131分钟(2小时)之内我爹给我打了足足30个未接电话...
我故意选择不接 也故意不回消息。
原因非常之多,一一记录
1:我有一点婆罗门/原教旨属性,影院观影全神贯注,静音不玩手机(即使知情也不愿被打扰不去介入
2:我知他打电话要干啥,工作上要来活了,要叫我去干活(但我早知早把握选择好了不会过晚的电影场次耽搁干活
对应片中辛柏青台词——“玩够了 干活!”
3:我厌恶和爹打电话,2025开年至今,几乎差不多每天都要打电话(合作性质了不得不打)我的性格以前就不爱接电话通电话)虽然前两年因■■爱上过电话)但现因爹再度厌恶!极度厌恶)
4:狠心选择不回应是一种“刻意反抗”,也想让他尝尝“没人听命”的孤独无助感。
5:当作训练未来“有可能”会发生的“断绝原生家庭”的必要步骤之一...(此次当作模拟
6:我知我这样做是错误的,在情感关系大众认知中是最不正确的。因为人人都会推理“如果不是你预想中的无关紧要的事,而是一些大事!紧急事件呢?!那你选择不回应 不就非常不对嘛!”——但我不后悔这么做,我知道人性是复杂的,我心知肚明自己什么样/性格什么样/所作的一切行为是多少过往的细节点滴造成的。这么做是我的“自然感”,明知故犯是我的座右铭。
7:我有病态的“联想艺术”....未接电话这件事恰好对应了这两天我前后看的《雷霆特工队》和《大风杀》电影。
8:两者都有一个主要命题“孤独”。我偏偏也是其中的一“独”。
9:现在,我无能无力无信心改变现状,脱离“血脉”完成真正意义的独居。所以像“在电影院看片”这类娱乐成了我短暂的“孤独与自由”的“私奔时光”...
10:《大风杀》中正反派各有“两种孤独”。我爹的“孤独”:他对我“固执拨号”的背后动因竟和反派结尾的情感有如出一辙(接了电话后我从他话中感受出来的)。
而我的“孤独”:和白客不一样,相反,和我走的“近”的人不会真的离去,而是我选择离去Ta们....
11: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孤独”。只是它太抽象隐藏太深表现形式太多元... 但它真的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和心底。
12:有些时候,有些事,不管做法对与错,是否能让人理解。大家都可能需要接受导致这一切“不解行为”的关键点之一就是:“人的性格是很复杂的”
——人性。
食品经营许可证 JY11105052461621
©2024 GAMECORES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