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闭》〔法〕让-保尔·萨特
“他人即地狱。”
在我接触到萨特之前,这句话先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句光是说出来便觉得十分有震慑力的话,在不少解读向作品中常被引用,尤其是人与社会类的。尽管时常听闻,但对于这句话本身的含义我并没什么清晰的概念,直到在读完独幕戏剧《禁闭》,才明白了个大概。
本剧讲述了三个生前犯有罪事,死后被打入地狱的人相处一室的故事。与大众印象中烈焰熊熊、满是刑具的恐怖景象不同,这里的地狱只是一间安静又有些闷热的禁闭室。三人被安排在同一间禁闭室,每人都承受着另外两人的目光与存在。最初他们想各自守在自己的地盘上保持沉默,就这样相安无事地持续下去。然而,彼此之间的感知与影响却轻易摧毁了这种防御阵线,他们开始相互接触、询问,质疑与请求,指责与威胁。只要有其他人在他们可以彼此观察到的地方,他们就无法独善其身。
那么,是不是逃离了他人的目光自己就可以清净了呢?当其中一人如愿站在了打开了的禁闭室门口时,他却无法做到真正的离去。因为一旦离去,那些他人心中对他所产生的某些看法或者误解将永远得到不纠正,所以他无法离开。他必须去修正他人对他的看法。于是他又回到了禁闭室中,与另外两人继续永无休止的纠缠。
他人即地狱。
当我们只通过自己的目光观察世界时,世界会向我们聚拢,这时我们会产生一种自我超越性,形成一个主体我。主体我存在时,我们会感到轻松、自信,对这个世界游刃有余。可一旦感受到他人投来的目光时,这种主体我就受到了冲击,而当我们开始在意那些他人的看法与评价时,主体我就开始瓦解,进而转化成一个对象我,直到彻底沦为他人目光的奴隶,主体我彻底崩溃。那之后,我们将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他人的审讯下,永远煎熬折磨,说是身陷地狱也毫不为过。
许多人呼吁要大胆做自己,不要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其实就是对这种“他人地狱”的反抗与挣脱。但每个人都知道,这极为艰巨。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身处这个社会中,几乎不可能做到完完全全地脱离他人,甚至于我们经常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必须的生活给养:关爱,肯定,快乐,同情,安慰;有时候也需要借助他人的羡慕来满足无休止的虚荣心,就算是批评与责骂在特殊的时机也是被需要的。如此一来,又怎么能从“他人地狱”中抽离呢?或许只有遁入空门的真和尚才能做到吧。不过相比心无所住的空,地狱还是更热闹些。
食品经营许可证 JY11105052461621
©2024 GAMECORES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