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魔法指南的节目慕名而来,特意来瞻仰一下争议这么大的评论区,但其实看下来大家争论的根本原因还是没有理解刘老师的意图,或者说太多的机核用户本身就是游戏行业从业者,从自己的工作经验出发去强行理解刘老师的意图。我在这里给自己整理个课堂笔记,帮刘老师概括一下以下三点:
1. 节目中指出的消费类游戏缺乏创作者的逻辑,设计出小镇青年喜欢的下沉审美时装,这不是游戏创作的逻辑,这是流量逻辑,就跟抖音快手的擦边主播一样,缺乏真正的创作意图。在这点上,虽然同是软色情元素,但贝姐1,2就包含更多的创作逻辑。
2. 这些消费游戏(包括国产电视剧)充斥着性别刻板印象,缺乏包容性和多样性,这体现在动作,着装,颜色搭配上。而这种刻板印象实质上是危险的,因为它潜移默化,并且大众的观点下很难被发现,而刘老师作为学者有能力发现并指出这些刻板印象,这并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审美歧视,这就是作为一线研究学者的本职工作,如果没人做这种“坏人”,那中国游戏行业的审美就永远不会提升。
3. 刘老师针对她的一些观点较为激进的原因也在节目临近结尾的时候进行了解释,因为她一直以来的努力就是为了让游戏能成为一个面对其他政府官员或者学者的时候,能正经被拿上桌子来讨论的东西。 拿电影来举例,有下里巴人的商业片B级片,也有阳春白雪的文艺片纪录片,而这两个极端都是需要的才能让足够的人看到的同时又不至于轻视。 而中国游戏的现状就正是缺少那些高审美高设计的极端,而追求这一极端并不是为了抹杀下沉审美的极端,而真的是为了游戏的长远发展考虑。
目前就想到这些吧,不知道刘老师还看不看这期节目的评论区,欢迎指正!
食品经营许可证 JY11105052461621
©2024 GAMECORES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