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一会儿刺客信条影,看有些UP主说育碧拿中国浇花壶当日本茶具,maybe true,但是以此下结论攻击育碧没文化,我觉得他也显然忽略了日本战国武士阶级茶道的一些关键问题……
其实在描写茶道的动漫作品《战国鬼才传》里有一个有趣的情节,丰臣秀吉拿日本的名茶碗招待朝鲜使臣,而朝鲜使臣非常不满,「我们外交场合都用的是中国(明)最好的白瓷,你这个歪歪扭扭的釉都不匀的破碗是个什么东西,你是不是瞧不起我们?」
以我们的知识体系来看,战国大名们其实就是封建时代寻求社会地位提高的地主阶级。熟悉太阁系列的玩家应该对于「上洛」这个名词并不陌生,用我们的话就是进京面圣,取得皇族的认可,昭告一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虽然实质上似乎更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是出身的桎梏依然存在,兵权和财力并不能改变武士出身是农民而不是贵族的现实,所以大名会在很多领域寻求构建新的秩序,茶道也是其中之一。既然搞不到皇族那些镶金带银的好东西,那我拿一些糙不拉几的东西然后说这是好东西不就行了?(嘻嘻,是不是和现代艺术的画廊/美术馆体系非常相似?普通人从制作工艺和成本的角度出发是无法理解现代艺术的,因为大家根本不在一个语境下。)所谓的侘寂美学,就是一种新的审美话语体系,而去迎合这个和皇族奢华审美不同的新审美体系,正符合当时部分大名们的需求。
所以在看日本的历史茶具品鉴时候,经常会听到荒々しい这个形容词,往好听了翻译叫粗犷,往难听了翻译就是糙……对于(在博物馆里)见过各种官窑好东西的中国人来说,看日本人把玩一个破罐子,还不停叭叭说为什么这边釉没挂上而那边釉流下来了就是妙手偶得拙趣天成,别提有多尴尬了……而且很多茶具赏鉴都会提到一些名器是从中国输入日本的,但是绝口不提他们原来是干嘛的……首先这事情不可考,毕竟哪怕是天下三茄子级别的日本国宝茶具,盖子也不是原装的,原始用途真的只能猜了;但是用中国人的眼光来看,显然很多茶具就是普通的民间瓷器,而且还是质量很差的那种,往好处想也许原来是装茶叶或者香料什么的,往坏处想也许真的就只是破碗破罐咸菜缸子……
当然《战国鬼才传》里丰臣秀吉的后续故事也同样有趣,当上太阁的秀吉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不知道是不是被朝鲜使臣伤了面子的PTSD,他穷尽手段模仿皇族,一口牙都染黑,修的茶室也是金碧辉煌——虽然在《战国鬼才传》的故事里秀吉是个没品味的暴发户角色,但是也不是不能理解他,有道是只选贵的不选对的,毕竟已经阶级飞跃能真的穿金戴银,为什么还要和那群穷大名一起说破罐破碗是好的呢?
说到底,日本战国时代茶道文化发展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审美秩序的解构和重构,令事物的瑕疵甚至损毁都可以拥有欣赏的角度。(虽然有时候用力过猛导致作为中国人的我觉得他们的所谓「拙趣」有点做作。)重点也许从来就不在茶具的质量和工艺上,甚至它本身是不是茶具也不重要,一切都在于人观察它们的角度。
总之我的建议是先别急着一口咬定育碧没文化,就算人家扫的真是个中国浇花壶,这个浇花壶说不定也真的躺在日本某个茶道博物馆里呢……
评论区
共 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