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经济”升温,播客能否持续破圈前行?
记者12日从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以来喜马拉雅平台播客收听量持续保持30%的增速,是其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互联网媒介的多元发展,播客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音频工委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文播客节目数量比2021年增长6倍。随着“耳朵经济”升温,原本小众的播客正逐步走向大众。
播客产业有什么特点?行业面临哪些机遇挑战?未来能否持续破圈前行?
用户数量增加 播客从小众走向大众
播客,指的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分集数字音频作品。打开喜马拉雅、荔枝等音频平台,人们可以看到人文科技、商业财经、奇闻轶事等多种类型的播客内容,任何愿意分享知识和经验的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播客内容,成为主播。
记者12日从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以来喜马拉雅平台播客收听量持续保持30%的增速,是其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互联网媒介的多元发展,播客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音频工委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文播客节目数量比2021年增长6倍。随着“耳朵经济”升温,原本小众的播客正逐步走向大众。
播客产业有什么特点?行业面临哪些机遇挑战?未来能否持续破圈前行?
用户数量增加 播客从小众走向大众
播客,指的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分集数字音频作品。打开喜马拉雅、荔枝等音频平台,人们可以看到人文科技、商业财经、奇闻轶事等多种类型的播客内容,任何愿意分享知识和经验的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播客内容,成为主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播客行业发展的因素。
业内人士表示,播客的内容付费模式还不够成熟,一方面是品牌投放的积极性可进一步挖掘,另一方面是用户的付费习惯仍需培育。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屠琤说,提高用户的付费意愿,根本在于洞悉用户的真正需求,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优质内容。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给播客领域的版权保护带来挑战。“播客平台、创作者和技术提供商之间,可以基于相关法律和行业标准,通过紧密合作实现版权的合理使用。”陶竹林说。
持续破圈前行 呼唤内容创新和商业拓展
受访者建议探索更多元的商业化路径,让播客创作者通过优质内容获得收入。许金波认为,要鼓励创作者不断创新和优化内容,推出更多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的播客节目,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播客的内容付费模式,探索更多的商业化路径。
“未来,荔枝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扶持通俗内容,并推出更多适合广泛用户群体的内容。”贺景表示,荔枝将持续拓展用户圈层,推广大众化内容,以吸引更多用户。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表示,播客覆盖群体和市场规模应进一步扩大。抓住播客的上升趋势,打造“爆款”出圈,通过多种叙事形态播客的创新尝试,推动多主体入局,巩固听众群体,打造听众社区。
一些从业者认为,推动跨平台合作是播客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加强与其他平台的合作,如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等,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助于扩大播客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高贵武说,播客为听众带来的不只是陪伴,也构筑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未来,在声音景观、声音疗愈等各个应用场景方面应该还有很大的空间。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评论区
共 2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