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你驳你对#
过年期间看了四部片子,哪吒、封神、唐探、射雕。
有剧透。
有剧透。
剧透警告X3
-
为什么古代人选出了四大名著呢,就在鬼神仙怪类、历史、造反起义类、和言情类这四个大类里,选来选去,选出了四个最拔尖的。这四部的生态位之间完全不重叠,谁也无法被替代,所以才留到现在。
今年电影挨骂就挨在,许多要素都是成对出现的。
有两个大美女,取景地有两次绝龙岭、两个枫树林,两个三头六臂,两个妈死了,两个英雄大暴发,两个历史题材,两个封神魔改。
观众很难不互相对比啊。
一对比之下,发现这一部的处理手段比另一部强太多,当然另一部遭到的骂名就更多。
-
四部电影从观感上来说,唐探1900的节奏、音效和台词的搭配是最好的。
整部电影两个小时,就没有闲的时候。剧情可以用 “环环相扣” 来描述,无论从什么地方切入,都会忍不住继续往下看:后来呢?这个问题解决了,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了,又怎么回事?
六个主要人物、三条故事线,互相交叠、却又互不干扰,互相穿插、却又讲得明明白白,导演和剧作功底太强了。
每次关键台词出现,不但镜头会给到位,音效也会给到位,让(可能刚刚有点跑神的)观众注意力马上拉回来,导演几乎就是敲着观众的头提醒:注意啦注意啦,这里该笑啦、这里情绪该暴发啦!
观众看电影的时候,感觉不但是被导演一路牵着走,甚至会有种自己也参与了的感觉。
至于有人说推理部分薄弱,我在看第二遍的时候才发现,一开始福尔摩斯已经猜到大概谁是凶手、甚至最后的关键人物是谁了,所以他才故意让秦福代替自己。所以这故事重点并不是 “猜到谁是凶手”,而是发哥说的:“得找出证据,让全美国人相信”。
非常喜欢唐探,就是这个系列总是能把当时的热点、一些历史事件和整个案件有机的结合起来,塑造好几个人物,还塑造得都特别好(就唐探3里那个什么小分队太烂了)。从来都不是案件推理有多牛。
希望这个系列可以一直拍下去,我已经开始期待1911、1912、1937、1945、1949……了。
-
其次是哪吒之魔童闹海。
哪吒的节奏是非常迪士尼式的。前半段几乎都是水,但强就强在结尾部分收得特别好,让人看完感觉非常有力。
至于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就干脆不让主角讲大道理,想什么就做什么,反而更合理。
而且这故事虽然前半段大量注水,却在注水过程中塞了大量笑料,让观众毫无心理负担、非常放松跟着就走了半程。所以这也是最适合春节放的影片,几乎就是为春节而生的。
特效太牛了。国漫崛起!(但游戏玩多了,总有些地方感觉眼熟……)
(至于缺点:第一就是笑料实在太老了……我听了十几年相声了,实在笑不出来了……)
(第二,感觉节奏和网文有点像:推动剧情发展,主要就靠所有人都不好好说话。)
最重要的一个缺点,就是陈塘关被屠,以及强行把哪吒的母亲变成丸子……实在有点接受不了。但相信饺子,一定会在下一部救回来的。
(忍不住就想起了黑神话里的四姐……但转念一想吧,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练化一颗金丹要七七四十九天,人间就是四十九年。只要四十九年之内,游科能把DLC做出来……我家四姐还是有救的!!)
-
封神之战火西岐……这部片子的网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不是说这片子没有缺点——有,大把的缺点。
但偏偏最被网友诟病的地方,恰恰是原文的内容。
比如哪吒为什么不去破十绝阵?原文他就几乎没出场,一直在后面苟着,一直是姜子牙和元始天尊掐指一算,谁谁该死了,让谁谁去破阵(送人头)。
比如殷郊为什么三头六臂?原书中就是这么写的。
比如元始天尊为什么被吸干法力……这确实是电影中原创的。因为原书中,被吸干法力的不是元始天尊,而是十二上仙,在三霄娘娘的 “九曲黄河阵” 中被一锅烩了,法力归零,全送回去重新修行了。
而元始天尊在这里反应各个封神版本不一样,流传最广的一本,是老子过来破的阵,元始打着慈悲为怀的旗帜就没干啥事,基本上一直在后面吃瓜。
为什么周武王那么怂?原书就这么写的。天天问姜子牙,咱们是臣子,纣王再怎么坏,他还是王,咱们做臣的,是不是不应该去伐纣哇?(单田芳老师的评书讲到这里,总会借姜子的牙的嘴骂一句:“你是不是有病?”)
(另:为什么哪吒就非要杀石矶娘娘?原书中哪吒自己在家玩弓箭,射死了石矶的徒弟,石矶找上门来讨要说法,被玉鼎真人反手就给封了神。最后给了个说法,说她名字在封神榜上,命该如此。)
上哪说理去?
而最后闻仲被破的时候,确实是他指名和姜子牙单挑,吸引了姜子牙注意之后,辛环偷袭周武王,把周武抓走了。是雷震子赶来击败辛环救下武王。这些人物出现的关键地点还真都是对的。
这部电影,可以看出编剧们,为了让所有角色的行为和立场更符合现在咱们逻辑,真是费老了劲了。
原书就是各种不合理,无论是哪吒还是封神,都在魔改。
(所以回到开头:为什么《封神演义》选不进四大名著?
——因为它写得烂啊。)
封神之战火西岐有没有缺点?
那缺点可大了去了。
不知道为什么,封神的拍片节奏,和哪吒这种成熟的商业片,就非要反着来。
前半段非常紧凑好看,后半段拉跨的一比。
从大家篝火聚会之后的四分之一左右,除了黄勃,毫无亮点。以至于我二刷的时候根本没办法看到完,简直是折磨。
那有没有优点?
景色非常好。
战争大场面真是好看。
邓婵玉太美了,姐姐,我的姐姐。
音乐好听。尤其是篝火那一段。
(看完好几天,脑子里还一直回响着:“适此~~乐土~~我居~~我处~~适此~~乐土~~我生~~我故~~~”)
-
最后射雕嘛……
唉……
偏偏这一部的原著小说,原本应该是春节档里最优秀的一作
却给拍成这样。
导致许多看完电影的人,为了不骂肖战,强行说 “原著写得就很烂”……
……
看战火西岐的时候你们可不是这么说的!!
首先,音乐就拉跨的一比。最近港片不知道犯什么病,音乐、音效和影片完全不匹配,就是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互不干扰。
感觉把音乐关了,对电影都没影响。
实在不行,以后把音乐外包给我们内地音乐团制作好不好?
其次,主题不统一。最大的问题就是这。
前半段,讲爱情。
中间,讲一群人对九阴真经的执着,还冒出个一灯,反复教育郭靖,要放下执着。
再后面,突然又变成武功教学。降龙十八掌一共就十八招,怎么能和洪七加郭靖两代人行走江湖这么多年,竟然还能藏一招没人见过?为什么洪七公就能藏一招,告诉郭靖:“你记住,当你遇到危难的时候,降龙十八拳还有最后一招……”原书中啥时候写过主角就能靠一招破敌?
这还没完,到最最后,突然小登郭靖,站到两军阵前,开始教育草原之王成吉思汗如何做人。
我浑身的经脉在此时融汇贯通,缓缓在我额头汇聚出一个巨大的win号(?)。
无论这电影前面讲的啥,反正到这一刻,这绝对是今年春节档最烂的片了。
那有没有优点呢?
首先,特效还是可取的。最近的电影都有非常多的游戏味,什么飞剑、浑元真气、气走龙蛇,都安排上。
其次,华筝太好看了。又一个姐姐。
再次,风景很美。估计可以买一个场景概念图看看。
第四,还是有笑点的,就是丐帮们出现的地方。感觉中国方言自带幽默属性,哪有方言,哪就有笑点。
最后,彩蛋比正片还好看。无法理解导演的脑回路。
应该把正片文戏删了,把彩蛋放正片里。
评论区
共 1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