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训练基础-part7
二、深蹲
-杠杆作用和力矩
如果你将要学习的杠铃训练体系不只是关于这个主题的意见的汇集,那它就必须不仅仅是这项活动的历史、作者的个人便好和那些从高水平运动员身上观察到的习惯。
经典力学探究了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在这里的杠铃训练方法中,对几个概念的基本理解是为每项练习建立精确模型的关键。
首先,重力使杠铃产生了重量。作用在杠铃上的重力总是垂直向下的,而唯一能够对抗自由下落的杠铃的重力的方向就是提供一个垂直向上的力。这意味着,在重力框架中,最有效的杠铃运动路径总是一条垂直线,这不仅是因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更在于任何作用在其他方向的力不能对抗重力。
重力以三种方式在举重者-杠铃系统中以基本力的形式表达出来:张力、压力和力矩。骨骼传递压力,而结缔组织和肌肉传递张力;结缔组织和骨骼共同作用传递力矩(杠杆作用)。
力臂是旋转点与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力矩是一种沿刚性杠杆传递的、作用在一个枢轴或者支点上的力。力矩等于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与力臂长度的乘积。
在深蹲中,转动杠杆的力就是重力,而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意味着深蹲中沿背部的力臂长度始终等于杠铃杆和髋关节之间的水平距离。对大腿来说,力臂是杠杆与髋关节之间以及杠铃杆与膝关节之间的水平距离。因为股骨被重力矢量分为了两个部分吗,所以分别考虑髋关节和膝关节上的力臂。同样的,沿膝盖与脚踝之间小腿上的力矩可以分别看作是杠铃杆与踝关节之间的力矩和杠铃杆与膝关节之间的力矩。
这里注意,我们采用低杠铃姿势,并不是因为这个姿势能减少背部的力矩,力矩是髋关节与杠铃杆的水平距离,如果保持膝关节在同一位置,这两个姿势的力矩可能是相同的。我们采用低杠铃姿势是因为更加接近水平的背角,封闭的髋角和打开的膝盖角度能使得髋关节位于距离脚中心平衡点更靠后的位置,从而创造出一个更长的力臂来调动更多的肌肉参与其中,并举起更大的重量。
失衡,这个术语意味着杠铃和脚中心点之间存在一个力矩(旋转力),举重者必须发出一定大小的力来抵消其产生的效果,以控制它。如果杠铃处在平衡状态,这种对抗失衡力矩的力量就能更高效地被用于举起更大的重量。
所以,保持杠铃杆位于脚中心点正上方的能力,就是你在举重过程中运用良好技术的能力。
食品经营许可证 JY11105052461621
©2024 GAMECORES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