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了10天的2024年阅读总结……算下来居然才看了37套书,堪称这几年的史低了……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导致第四季度的阅读频率明显下降,年初看起来阅读情况也不乐观,希望忙完这阵子能有时间再次在闲暇时享受阅读吧,也希望25年的阅读量能突破60本……总之,24年的全年阅读书籍见配图,文字部分为挑出来推荐阅读的10本(套)书!
1.《姑获鸟之夏》 (日)京极夏彦
推荐理由:梅菲斯特赏的原点,神作无需多言.jpg
原计划的京极夏彦补全计划的开端(然后计划就只成计划了),春节期间啃完的第一本,民俗学、妖怪学、心理学、医学与社会科学的二次诠释之书,只要接受了京极堂那一套说辞便能轻松阅读下去。极其成熟的作品,完全没有出道作本应有的青涩感,怀胎20个月的女子与丈夫密室消失之谜,猎奇怪诞的背后隐藏的是时代的黑暗与混沌的人性。鲜明的群像人设,精巧的谋篇布局,诡谲的氛围文笔,看似无用的炫学最后却与真相互为表里。虽然名义上为妖怪推理,实际上作祟的却是人心恶意与陈腐旧规。藤牧的密室消失之谜的真相有点儿脱力,但最后揭示谜底的部分着实精彩。这么一看,京极夏彦的作品确实影响了后续好多涉及民俗推理与都市传说的ACGN作品,京极堂在旁征博引与一顿脑补、走近科学、强硬联系(划掉)中就把真相给揪出来的推理逻辑,对后来者如流行之神科学线等大概是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吧。
2.《再见神明》 (日)麻耶雄嵩
推荐理由:这可是麻耶雄嵩啊.jpg
《神的游戏》续作,一种很新的倒叙推理短篇连作,麻耶的真爱果然是“后期奎因问题”!神明铃木不同于前作的低调漠然,本作以一种邪神的姿态不断下发着谁是凶手的“神谕”,然而每个凶手却都有坚实的不在场证明,主角桑町以及其所在的“久远小学侦探团”便围绕着破解不在场证明展开了数起调查,前三篇平淡,《情人节》揭开了某个伏笔后开始发力,《比土》与《再见神明》两篇完成了矛盾高潮与收束反转。“神明”系列可以看作麻耶解决后期奎因问题的一种方式——侦探即神明,给出的答案必然正确、毋庸置疑,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完美无缺的答案是否也是形成完美犯罪的一个工具?虽然不像《神的游戏》那般暗黑崩坏,但创作层面上更有思考意义。
吐槽:①这是哪门子小学生啊!②铃木和麦卡托其实都是奈亚,QED.③一定要远离PUA!
3.《迷宫饭》 (日)九井谅子
推荐理由:温暖美好的DND式冒险故事,大概是最近十年左右的漫画新作中最喜欢的一部。
单行本和公式书其实是很久之前吃了安利买好的,但是因为阅读速度跟不上囤书速度导致没想起来拆,结果动画开播时食完第一话就马上把漫画翻出来一口气看完了,满满的满足与感动!
设定上,九井老师在DND的基础上打造了一套极其成熟的世设,从自然生态到人文社会再到每个出场人物,真实感与细腻感充斥在每一页中,而与魔物的战斗环节中,很多巧妙的设计都能看到跑团的影子(甚至能看到pl们声嘶力竭地声明着骚操作,紧张兮兮盯着骰子出目的画面),也能让trpg玩家会心一笑;内核上,九井老师用美食漫画的外皮去讲述着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生活的关系,浓厚的黑色幽默外衣下实际上是略带伤感的人生哲学与温暖积极的生活态度,“好好吃饭”这个关键词从第一话一直持续到结局,而关于“人类为什么要吃饭”、“吃饭并非只是为了填饱肚子”等生活哲思的讨论也让自身感触颇深。
4.《泣女大人》 (日)阿泉来堂
推荐理由:感谢这个系列贡献了我24年最喜欢的小说角色——混乱善良的人形邪神那那木
民俗恐怖+血浆B级片+纯爱(啊?),男主为了寻找失联的前女友小夜子,和她的室友一同前往封闭村庄探寻,得知小夜子将成为“献给泣女大人的仪式”的巫女后留在村庄等待祭典结束,却卷入了一系列如噩梦一般的事件。
虽然是经典模板但节奏流畅、叙事丝滑,对恐怖氛围的渲染很有古早恐怖avg的味道,几个小叙诡在中段几乎明示给读者答案,但依旧让人期待后面的发展——在我看来,阿泉老师很清楚所谓叙诡只不过是调味剂而已,真正的主菜是CUT片一般的血味仪式盛宴。
人设上,男主不讨喜,优柔寡断还带点儿直男猥琐的表现很早年galgame男主;但半路杀出来的趾高气昂的怪人——怪谈收集者、恐怖小说家那那木悠志郎的人设我可太喜欢了,西装笔挺、自大自恋、时不时吃瘪的高挑美男子,脑中的那那木已经与门矢士同化,理智的疯子、沉浸于诡异体验并享受和感动的愉快者,先扣上个狂化房石阳明和攻版刀城言耶的标签(不是)。
仪式真相还挺令人唏嘘的,被迫害的女性令人哀伤愤怒,最后的冲击性场景虽然发泄了怨气,却救不回已逝之人,但破局方式还蛮过瘾,希望扎堆民俗又毫无新意的国产游戏和模组作者们学学(啊?)。
5.《倒错的轮舞》 (日)折原一
推荐理由:主角第一天:明天一定要创作!主角第二天:明天一定要创作!主角第三天:明天一定……呃啊!对着拖延症创作者的膝盖使用加特林弓箭。
倒错系列第二作,盖里奇味儿十足,因为一部在电车上丢失的投向新人赏的绝佳手稿而掀起的一系列混乱事件,原作者、盗作者、无关者在事件的旋涡中沉溺、逐渐疯狂。
折原一的叙诡技巧如何先不说,故事是真好看,在一众叙诡名家里属于只看故事也拿得出手的娱乐小说家了,而且比起叙诡,他似乎更擅长描写狂人和精神异常者的心理……这本书中关于创作的部分和心情看得我膝盖有点痛,感觉是每个自诩创作者的拖延人都会经历的自我挣扎历程,着笔不多、估计也没什么人在意的山本母亲的塑造让我有点儿感动(?)。
结尾的接连套娃反转说实在有点儿腻味了,但看起来折原老师应该蛮喜欢这部分(捂脸)。以及我发现了,这本书死掉的几个角色都是纯纯倒霉蛋,特别是第一个角色和第二个角色简直是无妄之灾……愿天堂没有精神病。
6.《The Book》 (日)乙一
推荐理由:浪漫悲伤的JOJO同人作,名侦探东方仗助!
乙一味道浓厚、融入了推理元素的Jo4外传小说,时间线在Jo4完结之后,原创了新的主角与故事,倒叙导入,三线并行叙事,以密室杀人为开端,讲述了爱恨与悲伤之物语,仗助、康一、露伴、亿泰、由花子以调查者、旁观者等身份介入谜局。乙一埋了许多JoJo梗和彩蛋——“记得吃了多少片面包”、“校服与身体不可能融为一体”、已经成为了都市传说的安杰罗(岩ver)和英格玛(书ver)……但乙一钟爱的“穿越回去救自己”的论调反而是我一直以来都最不喜欢的粉丝假想。三条线,过去与现在交织,凶手与侦探视角切换,以不可能犯罪推断替身能力的部分很有逻辑推理味儿,也算一种替身战变体,反而比最后两场替身战更精彩,终幕琢马和仗助楼顶对峙,风中混杂的雪、血、书页,与消散的记忆一同飞舞在黑夜中,大概是这几年看过的最唯美悲伤的场景描写。
PS:这本书我简中和台版都买了,简中虽然更好读和便携但装帧设计远不如台版(或者说日版),台版的仿皮革材质封面、尺寸、厚度基本还原了书中某个关键“物品”,给读者更深度的沉浸感,除此之外扉页还有立体书工艺,总之如果是Jo厨or乙一厨想收藏且预算充足,建议买台版!
7.《书架》 (美)莉迪亚•派恩
推荐理由:每一座书架都是一方属于藏书人的国度。
其实是多抓鱼凑单时随手塞进购物车的一本八万字小书,但读完后却很是惊喜。这本书并非讲述“书”的历史,而是聚焦于“书架”这个与书籍伴生的存在,叙述了书架的文化与历史——从古文明诞生至今、世界各地各式各样的书架,锁链的,异形的,微缩的,家具城内的,电子设备中的,文艺作品内的……不同的书架,承载着不同的文化符号,属于社会的书架蕴藏着文明,属于私人的书架则在每一个弯曲的层板中都刻印着主人的人生痕迹。很喜欢作者将书架视为生命体的态度,将这个隐藏在书身后的“远古生物”的成长与生态娓娓道来。
8.《那一天发生的超级不可思议事件》 (日)宫崎夏次系
推荐理由:孤独现代人的梦境呓语。你觉得你电波吗?我觉得我是。
在机核的反复安利下读完了这本漫画,几页一个小故事,极具风格化的画风配合古怪、电波、荒诞又令人会心一笑的温暖故事,有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仿佛在梦境中目睹着平行世界的奇妙日常,各种神经质的设定和展开下,是敲打着孤独者灵魂的感动与治愈。
9.《苍海馆事件》 (日)阿津川辰海
推荐理由:凶手太累了,给他炒俩菜。
感谢咚咚老师的译本和赠书!因为《红莲馆》所以放低了期待结果这本出乎意料的好看,虽然依然在纠结侦探的意义,但好歹有了确定的答案——尽管这个答案过分理想化甚至中二,但我对心怀浪漫志向的理想主义者讨厌不起来。
发生在葛城家豪宅的洪水山庄,隐藏在幕后操控全局的凶犯“蜘蛛”,葛城家众人以及包括助手田所在内的来访者们个个心藏秘密(三谷:啊?我们不是来找葛城的吗?),葛城辉义最终通过一连串的发力将真凶从影子中揪出。故事性、人物塑造都比《红莲馆》那莫名其妙的剧情和神经病角色要强许多,推理环节虽然让我觉得凶手你真的是个超人,但比红莲馆自说自话又无聊透顶的机械诡计更容易接受。葛城从迷茫中走出,肩负着所谓“罪孽”(虽然我并不觉得是罪孽啊啊)继续自己的侦探之路,终于有了名侦探的气场和氛围,只是田所的塑造依然让我头疼,可能我对这种优柔寡断又在奇怪地方固执的角色喜欢不起来吧,但是其兄长梓月医生的人设我还蛮喜欢的,田所兄弟和葛城兄弟的塑造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对应组吧。
10.《洛基启示录》 (英)乔安妮·M.哈里斯
推荐理由:理论上虽然排不到年度前10但有很好味很好嗑的兄弟CP,阿老师已经有一本入选了就把《透明人潜入密室》给挤出去了。(你……)
以洛基的视角又将北欧神话新编串联了一遍,风趣贫嘴梗多,虽然底子还是那老一套的故事,不过加入了大量洛基视角的解读,倒也有趣。
好久之前曾有朋友问我,洛基做了那么多损人不利己的事儿、最后还仇恨众神,到底是为什么?我回答道“大概是因为被轻视与嘴唇上那些疤痕吧”,事实证明这个想法很多人都思考过……
恶作剧与诡计之神,诞生于混沌的野火,在被强行带入阿斯加德后,试图努力融入众神却始终是个不被正眼瞧的外人,他敏感、多疑、自卑,又疯狂、无畏、傲慢到愚蠢,不同于以往印象中自由混乱的代言人,这个洛基有了更多的人味与挫败感——不合格的丈夫、失败的父亲、命运操控的棋子。奥丁与洛基这对表面兄弟的很多描写又扭又痛,或许奥丁真的在意过洛基——只要洛基心甘情愿地做他的工具;洛基或许也爱着这位赋予他崭新人生的兄长,但他更爱自己。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