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0月30日,雷雨大作,苏珊带着年幼的儿子躲到哥哥家中,她的暴虐丈夫尾随其后;与此同时,哥哥家附近的松丘精神病院发生暴乱,逃出三个嗜血疯子,他们信奉地狱魔神巴尔,誓要献上更多的祭品……
《恶作剧之夜/Mischief Night》是本月中旬出版的万圣节主题砍杀恐怖小说。“恶作剧之夜”通常是指万圣节前夜的前一晚,即10月30日的夜晚,今天读这本就非常应景了。作者在后记中写到,小说的前身是经典恐怖片《万圣节》的同人故事,难怪读的时候很有亲切感。
故事发生在1979年10月30日,万圣夜前的“恶作剧之夜”。
苏珊一直忍受丈夫的家暴,八岁的儿子遭殴打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趁着丈夫上班,她带着儿子驱车一百多里投奔哥哥。
哥哥一家五口住在郊区农场,这天大侄女的男友和侄子的好友也来了,算上苏珊母子,家里总共九口人。
当晚,侄子带着好友冒雨偷偷离家,朝邻居家门丢鸡蛋搞恶作剧,然而独居的邻居大爷早先已遭三个疯子虐杀。两个男孩被逮进屋里,侄子侥幸逃离,他的好友不幸惨死。
这三个疯子刚从附近的松丘疯人院逃离,他们都信奉地狱魔神巴尔。疯子A是很会蛊惑人心的“牧师”,疯子B是力大无穷的魁梧哑汉,疯子C是色情狂,他们来到这里前,已经虐杀了精神病院守卫和一对路人情侣。
苏珊哥哥到邻居家找孩子,差点被壮汉疯子B打死,侄子跑回家报信,苏珊拿着枪及时赶到,击倒疯子B救下哥哥。赶回家时发现嫂子已经杀死了大侄女及其男友,侄子带着小侄女和自己儿子逃出家门。
是的,嫂子早已被疯子A蛊惑,成为巴尔的狂信徒,她打算在“恶作剧之夜”杀光全家,向魔神献祭的同时表忠心。
哥哥被嫂子杀死,苏珊被绑在地下室。另一边,疯子C被侄子和苏珊儿子合力杀死,而随后赶到的疯子B杀死了侄子,将尸体带回地下室后,又去追杀逃跑的小侄女和苏珊儿子。
这时苏珊丈夫追了过来,不由分说射杀疯子A和嫂子,把苏珊留在堆满尸体的地下室,预备过后回来杀妻。他去外面找孩子,但很快被疯子B打成重伤。
苏珊奋力挣脱束缚,和跑回来的俩孩子汇合。她开枪射杀了疯子B,把脊骨折断动弹不得的丈夫留给郊狼群,自己带着孩子们驱车逃离。
故事的尾声展示了魔神巴尔如何发展信徒——祂竟然是真实存在的,而非疯子A的幻想。
——在小说的后记中,作者詹姆斯·凯恩提到约翰·卡朋特的名片《万圣节》是他最爱的恐怖电影,影片中迈克尔·迈尔斯在1978年逃离疯人院时故意放走了其他病友,那么这些疯子会有什么有趣遭遇呢?带着这样的想法,作者写起电影的同人小说,写到一半时觉得自己写的故事太赞了,必须得出书,就重新构思了人物和场景,完成了这部《恶作剧之夜》。
在了解作者的想法之前,我多少能感觉到小说有在致敬《万圣节》电影——那个力大无穷很难杀死的魁梧哑汉疯子B,不就是迈克尔·迈尔斯的翻版吗?女主角离开人渣丈夫后表现得坚强又果决,也很有劳瑞的风采。
再看故事本身,是很经典,或者说是很套路的万圣节主题杀人魔故事,比如汽车抛锚的路人情侣先死,有道德瑕疵的角色(过分风流的大侄女、懦弱的大侄女男友与先后抛弃好友和爸爸独自逃命的侄子)必死;其中也有些故意反套路的设计,比如乍看上去是大BOSS的疯子A死得非常突然,十二三岁的孩子(侄子及其好友)也没保住命等等。
就我的阅读感受而言,虽然高潮段落人渣丈夫和疯子们狗咬狗的设计令人开怀,但故事整体看没有作者自认为的那么精彩,尤其是尾声中魔神巴尔出场,更令小说余味尽失,不过放在今天读确实是非常应景啦。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