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生是11bit的新作,之前推出过《这是我的战争》《冰汽时代》等作,这些作品都以深刻的剧情为大家熟知。本作的剧情依旧能打,不过相比于以往的作品,剧情上没有那么沉重。在十几小时的游玩中,节奏紧凑剧情连贯,通关之后最可惜的是时长有点短。鉴于价格不高,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游戏开始的时候是生存建造游戏,但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在外星生存实难不易,你不得不使用“巽气”制作自己的分身。
分身并不是完全复制自己,而是用超级计算机在你人生转折点计算出另一种可能,制作出另一种可能的你。这样恰好解决了因为自身知识不足的困境,在主角的不同分支中,有的成为了科学家;有的成为了矿工;有的成为了技术员……等等共有8种不同的分身。
有了不同职业的”自己“,似乎逃离这个星球唾手可得,可惜现实很残酷。不同分身之间因为人生经历不同,三观也不尽相同;或者说正是因为三观不同,他们才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这时你不要忘了,每一个人都共享着大部分都记忆,每当他们吵架的时候,相互揭短挖苦比任何人都具有攻击性。
建造方面深度不算深,没有规划路径的要求,应该是制作组权衡之下考量的,有《冰汽时代》的底子,肯定不会差。至于为什么要权衡,我觉得是因为处理分身的关系更难一点。心情一差就罢工,两天一骂三天一打,打伤了又没法工作。
游戏进程不断推进,你需要获得不同的资源,甚至遇到了很多难以解释的现象。这些现象危及到所有人的生存,你不得不制作更多的“自己”应对这些危险,然而更多的自己并不一定意味着更高的效率。什么时候可以将就用用,什么时候必须制作新人,必须细细斟酌。
似乎一切都向着好处走,但身处外星的你们仍然面对无限的未知,因此回到地球是必然的。可惜你“们”大概率没法直接回到地球,稍微思考一下都知道公司不可能让你“们”的存在公之于众。外星既是你们的地狱,又是你们的庇护所,究竟是怎样继续下去,会是游戏后半程的重点。
最终你是选择放弃所有分身,独自一人回到地球;还是顶着压力将分身带回地球?是相信公司的安排;还是通过走私安置分身?或者……让分身代替你回到地球,而你永远留在外星?
本作巧妙的用克隆自己的方式从另一个方向诠释生存。相比于其他作品,为自己生存而牺牲他人已经司空见惯了,本作中为了生存是否要牺牲自己呢?
很有趣的一点是——牺牲自己的同时也是牺牲他人,我上面提出的问题其实是假问题。正是如此本作才更纯粹地探索生存的意义。
游戏中的植物学家杨是最幸福的一种人生选择,或许是命运使然,每一种杨都父母双亡。植物学家杨至少能和莉娜走到一起,是对地球唯一有牵挂的人,其他分身包括你自己都没法说清楚回地球是为了什么。根本没有人会在乎你活着还是死了,可能公司更希望你完成任务死在外星,省的麻烦。
况且在巽气的帮助下,你找回了遗忘很久的“亲情”,尽管分身之间摩擦不断,毕竟是共享记忆的一家人。那跟家人们一起好像比独自回到地球更吸引人,而唯一能让莉娜过得幸福的植物学家杨会是最完美的回家人选。
游戏中各处都体现了“选择”,量子计算机制作的分身就是不同选择下的杨,很显然不同的选择会让人生走向不同的方向,我们也常常后悔于自己的选择。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沉浸于对选择的悔恨,而不去试着与结果共存。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