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haha 是一张以吉他为主导的作品,其中加入了 garage rock 充满能量与脉动感的鼓点节奏,psych rock 模糊而充满毛刺、失真甚至压缩过度的音色,folk 质感的由静至动的情绪铺垫与氛围营造,这些特点让 Will Paquin 的录音室作品具有现场音乐般直接而高能量的情绪表达,但也不是一只不知疲倦的猛兽从头猛冲至尾。“Slifer The Sky Dragon” 这首歌在专辑里的位置就是恰到好处的休整时刻,它让我想到 Friko 那样 Bright Eyes 式的情绪扬抑,或者 Sufjan Stevens 式语气淡然却感情真挚的浅吟低唱。而分布在专辑前半段的那些情绪激昂、少年气十足的歌曲——“Hahaha”,“Orangutan” 再加上 “I Work So Hard”,则是由 Will Paquin 在自己中学时期写的作品 demo 发展而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是 “honor my teenage self”。
Hahaha 不是一张纯粹的卧室作品,专辑中有更具力量与成熟的一面,也有孤立与脆弱、紧张与内向的一面。这是 Will Paquin 让不同时间的两个自我进行沟通、对话、调节与碰撞产生的作品——一边是早期 EP 中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安静而寂寞地做音乐的状态,另一边是拥有许多现场演出经验后对自我表达得心应手的状态。这种碰撞无疑是成功的,Hahaha 在情绪上的真诚与脆弱,在音乐上的不怕吵闹与拒绝打磨,正是这些不完美让我喜欢上这份作品。
Racing Mount Pleasant by Racing Mount Pleasant
Racing Mount Pleasant 这支乐队原本的名字叫做 Kingfisher,在今年 4 月的时候改成了现在的名字。乐队是七个人的大编制,除了常规的吉他贝斯鼓之外,还加入了丰富的管弦乐——说到这里很容易让人想到编制同样丰富的 Black Country, New Road、Arcade Fire 等乐队。尤其是前者,同样作为活跃时间相近的年轻乐队,Racing Mount Pleasant 常常被拿来与 Black Country, New Road 进行比较,而两者确实在某些时刻拥有相似的听感。
但也有时刻显露出两支乐队的差异。Black Country, New Road 作为一支 Brexit 基底的后朋克乐队(至少曾经如此),风格从富含宣泄与爆发的器乐即兴到剧场式的 chamber pop,旋律与节奏的起伏变换呼唤着人与人之间的张力,很少走向宏大与规模感(这在今年的新专辑里表现尤甚);而 Racing Mount Pleasant 的同名新专辑常常给我一种辽阔的声音想象:弦乐与管乐的声音铺陈缓慢而悠长,打击乐的动态与节奏从含蓄克制到猛烈急骤,象征性的歌词、收尾呼应的结构、音乐上的留白与爆发,非常的 cinematic 。我在聆听专辑时,脑海里的画面也常常是一群人在山间、在茂盛的树林与草原交界处高歌欢唱,给我一种人与自然之间悬殊差距的宏大感受。这种美式民谣气质,是 Racing Mount Pleasant 相比 Black Country, New Road 独具的,我反而觉得国内的缺省乐队,在这方面与 Racing Mount Pleasant 有着相同的审美基底。
从 “Emily” 到 “Seminary” ,再到同名专辑的同名歌曲 “Racing Mount Pleasant” ,乐队上述的风格特质一再突显。同名曲也确实是乐队最有野心并实现了野心的作品——现在随时回味,我脑海里都能立即响起他们在歌曲里的那几次情绪如瀑布倾泻而出的应和:“I don't know the reason why / I can't meet your eyes” ,它完全有潜力成为 Ants from Up Here 粉丝正在寻找的下一首 “The Place Where He Inserted the Blade” 。但这也是整个作品令人遗憾的地方,结构与情绪上的 push-pull 在专辑接近一小时的长度中反复出现,但听众往往只能记住最出彩的一两个;动态的控制与留白给了他们的音乐影像化的辽阔质感,但是这种辽阔最后还是需要细节来承接——它可以是更加具体、往台上再迈一步的叙事主人公,也可以是变化更多样,起承转合更跌宕的专辑结构。
在 Racing Mount Pleasant 的上一张专辑 Grip Your Fist, I'm Heaven Bound 里,我特别喜欢 “Regulate” ,因为它在整张专辑里俏皮地像一首流行歌。而现在乐队改变与成熟了自己的表达方式,那就继续等待他们在新的声音框架下探索出更加独特的气质吧。“找到自己的声音”,我对此充满了期待。
Now Would Be A Good Time by Folk Bitch Trio
Folk Bitch Trio 是来自澳大利亚的独立民谣三人组,这次带来的作品 Now Would Be A Good Time 是她们的首张正式专辑。Folk Bitch Trio 的三位成员在高中时就是朋友,乐队成立的契机是大约五年前, Heide Peverelle 向其他两人分享了一首自己写的、但是觉得很糟糕的歌,而 Jeanie Pilkington 则主动提出她们可以一起组建一个 “Folk Bitch Trio” ——乐队组合的名字就在那一时刻被敲定了。
在一开始,“一起做音乐”对于 Folk Bitch Trio 的三位成员来说只是朋友间的共同爱好体验活动,但随着她们创作出越来越具体的作品,随着音乐对现实意象、真实情感的描摹越来越细致,她们在某个时刻意识到有机会让这一切更进一步:她们可以将热爱的事业变成职业。
由是诞生的 Now Would Be A Good Time 确确实实是一份真挚与情绪饱满的作品,从旋律到歌词,完全沉浸于爱、失落和自我怀疑的苦乐参半的迷茫之中。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创作细节是 Folk Bitch Trio 在专辑里广泛使用的重复与铺垫,从 “Hotel TV” 到 “Cathode Ray”,三人组优美的演唱与合声 “Can I get some rest?”“Come, come/Come undone”,简单的铺陈与递进,却给我一种难有的情绪随着音乐舒展的感觉,一种跟上去合声的冲动,一种炎热与焦躁的夏日难得的悠扬与轻畅。
在 Now Would Be A Good Time 的 bandcamp 介绍与相关采访中,Folk Bitch Trio 谈到她们受到当下独立民谣创作者的影响:
“我们绝对受到像 Julia Jacklin, Angel Olsen, Sharon Van Etten, Cate Le Bon, Gillian Welch, Aldous Harding 和 Courtney Barnett 这些音乐人的启发……她们都是优秀的词曲作者和现场演出家,在风格强烈地掌控舞台的同时,又保留着自己的脆弱与赤诚。我们有幸到现在已经看过所有这些音乐人的现场演出。
Jeanie 和 Heide 成年后(大约在乐队组建时期)看的第一场演出就是 Cate Le Bon 的表演。看完那场演出,我们喝了几杯啤酒走回家,既感觉深受启发,又有点被所目睹的给震撼到了。回想起来,那是一个明确的‘顿悟’时刻——我们知道自己也想做她正在做的事情。那时,我们大概只在一起排练过 5 次左右,所以对我们来说这还不是一个认真的梦想。”
Perfect Evasion by Slowwves
Slowwves 是一支来自泰国曼谷的独立乐队,由 Jill(主唱),Peem(吉他),Jump(鼓手)三人组成。他们在 Bandcamp 上对自己的描述是 “Alternative band based in Bangkok that likes a lots of reverb and ambient sounds”——这在他们今年 6 月份的出道专辑 Perfect Evasion 里表现的恰如其分。
Water From Your Eyes 是来自布鲁克林的艺术流行与实验摇滚二人组合,由制作人/吉他手 Nate Amos 与主唱 Rachel Brown 组成。新专辑 It’s a Beautiful Place 在延续乐队 2023 年的专辑 Everyone’s Crushed 的精心与幽默的同时,多了一些抢镜的明亮节奏。
从 dance punk 的跳舞节奏、黏糊与朦胧的盯鞋嗓、前卫摇滚的吉他段落到近乎民谣的旋律织体的拼贴融合, It’s a Beautiful Place 在几乎所有的时刻都给人一种尽善尽美的聆听体验,而 Nate Amos 与 Rachel Brown 在这份作品中想要传递的情绪能量也更加积极——相比起上一张专辑的愤世、虚无与冷峻,这一次的创作概念被描述为“关于时间、恐龙与太空”——“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所蕴含情感的巨大”之间的张力势能,蓄积在他们的创作动机里。
作为在布鲁克林 DIY 音乐场景里崭露头角的二人组,Water From Your Eyes 的音乐创作方式很自然地承袭自他们从那些空间狭小的 DIY 场地里习得的演出经验——不管是大胆的编曲拼贴还是丰富的现场想象力(比如将一个即兴动机通过拼贴、随机、重复拓展为 15 分钟的一场 mini set)。 It’s a Beautiful Place 的创作过程听起来特别像两个人在演出现场进行表演接力,由 Nate 写出几乎完整的伴奏/旋律段落,将一段 karaoke 形式的毛胚品交给 Rachel,再由她往里填充歌词,确定人声的具体细节。除此之外,专辑里很多听起来“意料之外的有趣”的内容也都来自两个人随性的实验,“Life Signs” 这首歌的吉他部分一开始是用随机数生成器生成的 24 个音符的四分之一音序列,悦耳且欢快地点出了两个创作者身上的 DIY 音乐气质,倏然间令人回味起上世纪 70 年代,属于 No Wave 的那个纽约曼哈顿。
新鲜事
水星奖移师 Newcastle ,独立奖项的定位危机
本年度的 Mercury Prize(水星奖)引发英国独立乐坛热议。继去年因失去赞助而停办颁奖礼后,今年的水星奖将移师 Newcastle 举办,并伴随 Newcastle 本地音乐人 Sam Fender 的入围提名而被视为城市文化的胜利。然而不少声音认为,这一决定更像是水星奖在财务困境下的自救。
有评论指出,在流媒体与推荐算法的驱动下,音乐受众越来越分众化,“年度最佳专辑”在广泛的乐迷群体里难以达成共识,大型奖项也因此倾向颁奖给那些最跨界的热门唱片。但是当初衷为表彰独立音乐里的探索与创新精神的 Mercury 也开始一味追随市场逻辑,那么我们也许要用新的标准来判断这些奖项的意义——是商业收视的工具,还是音乐艺术发展中实验与创造的记录与表彰?(来自 THE LINE of BEST FIT )
首先是日本的 shoegaze / dreampop 乐队揺らぎ (Yuragi) 在本周末的沪深双专场(我会去看深圳场)。揺らぎ 在今年年初发布了自己的第三张正式专辑 In Your Languages,这次海外巡演也是借着新专辑的发布而规划与进行的。相比之前的作品,In Your Languages 的主题更加贴近生活,音乐表达上更加收放自如,听起来和前文所推荐的 Slowwves 的 Perfect Evasion 又是不同的感觉。
评论区
共 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