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Parasite》出版于2016年,是澳大利亚恐怖小说作家黛西·寇茨早期作品“塞米克寄生虫入侵”系列中短篇的合集,也可称作短篇连作集,书中的五个中短篇是发生在不同哨站的故事,均可独立阅读。
此前我写过首篇《哨站331》的泄底和感想,现在后面四篇也慢慢读完了,就放一起说说感想——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已在距离地球四十光年范围内的行星和卫星上修建了两千多个大小不一的空间站。但随着塞米克寄生虫的入侵,短短几周内,三分之一的空间站陷落,死亡人数多达数十亿。
塞米克寄生虫能够瞬间繁殖,克隆宿主,治愈伤口,完美吸收宿主的知识和记忆,但它们没法利用这些知识提升自己的智力,不会学习,只能同化。它们怕火、怕电击、怕神经毒素。
1,原初形态,巨大的、黏糊糊的黑色怪物,力气大速度快,但没有视觉听觉和嗅觉,靠振动感应物体;
2,人类形态,寄生后迅速杀死宿主,并复制宿主的一切,极擅伪装,但能靠滴血分辨——寄生虫无法复制人类的血液,切开后伤口是黑乎乎的,不出血。
3,融合形态,半人半怪物,具备了前两种形态的优点,但速度较慢,且外形令人掉San。
偏远的哨站331由一支三人女子小队驻守,遭遇袭击后,唯一未被寄生的队员被两位“队友”PUA,怀疑根本没有入侵事件,而是自己发了疯……
——塞米克寄生虫入侵初期的故事,封闭环境下的科幻心理惊悚短篇。究竟是队员发疯还是真有寄生虫入侵?这本应是最大悬念,可由于书名泄底,悬念荡然无存。
接到求救信号的一周后,一支两女一男的三人小队赶到哨站332,发现了两具尸首和一位幸存者……
——故事和前篇很是相似,也同样是全灭结局,绝境中仍坚持战斗到最后的女主角挺打动人。从这篇能看出,寄生虫的入侵非常迅速,人类方尚无有效应对手段。
卡拉是哨站333科学小组的一员,一周前,她的队友们前去哨站691救援,如今“顺利”返回,还将采集到的新生命体样本交给她研究。
事实上,卡拉的队友们已被寄生,让她研究寄生虫样本,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身弱点——寄生虫只会同化宿主,复制宿主的记忆和智慧,没有学习能力。
一番厮杀后,卡拉和同伴侥幸逃离哨站333,将相关重要信息发回总部。
——这篇故事主要揭示寄生虫们的特性和弱点,为后文人类的反击作铺垫,以及该系列首次出现人类幸存者,可喜可贺。
玛伦渴望成为战斗英雄,却只能在哨站334当维修工。大量来自偏远哨站的紧急求助令队员们提高了警惕,可依然难以抵御大批塞米克寄生虫的入侵,与此同时,玛伦的队长也越来越疯……
——这部篇幅稍长,讲述寄生虫的大规模入侵,是整本书节奏最好、人物最讨喜、情节最复杂、故事最完整的一篇,结局也不错,玛伦不仅救下好友,如愿成为战斗英雄,还与自己的偶像和精神导师——前战斗英雄确定了恋爱关系,很有点电影《异形2》的劲儿。
塞米克寄生虫入侵仅数周,各哨站间的通讯网络系统便被摧毁,数十亿人类死亡。
军官米琪因杀死上司而被迫退役,她接到紧急征召令,带领一队菜鸟前往哨站335执行清理任务,以便恢复通讯……
——因不光彩事件结束职业生涯的主角,带领性格各异的刺头新人们执行危险任务,期间培养出深厚的情谊,有欢笑,有眼泪,有牺牲,最后每个人都得以成长……这类故事流行了好几十年,虽然是老套路,但写得好大家都爱看。
然而这部宣告人类展开反击的中篇算不上“写得好”。人物虽然各有特点,但并不讨喜,节奏也不太好,更别提那些难以忽视的漏洞——说是很重要的任务,却交给这么一群“乌合之众”去完成,还从中作梗让主角差点没登上任务飞船……
唯有结局的反转不算无聊——众人成功完成任务,乘飞船返回家园,船舱中满是欢乐的气氛,然而一名队员极有可能已被寄生。故事戛然而止。
总的来看,这系列故事可以说是将约翰·卡朋特的《怪形》搬上了太空,但恐怖气氛大大减损,更偏向科幻惊悚动作故事,不能说很有新意。
作者在塑造角色方面很见功底,五个故事的五位主角都是女性,她们性格不同,遭遇和结局也不相同,但都很生动鲜活,哨站334的主角玛伦简直是《异形》系列女主蕾普莉的小个子青涩版本。其他出场角色虽然戏份较少,但也能留下一定印象。
尽管是黛西·寇茨的早期作品,但《寄生虫》的完成度还不错,除了最后一篇有些逊色,前几篇都是节奏紧凑,情节流畅,让人一翻开就停不下来,但它更像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看的时候挺热闹,但看过就忘,没什么余味。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