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日本角川书店《野性时代》杂志1988年12月号
昨天是周六,是福岛邦子的生日。她满十七岁了。学校的朋友们为她举办了派对。她们轮流举办生日派对。邦子的派对在一个叫明美的朋友家举行。
邦子原本想着,要是能来六七个人就算热闹了。可没想到,人最多的时候,竟然有十八个人捧场。邦子着实吃了一惊。“邦子果然很招人喜欢呢。” 明美的母亲一脸钦佩地说道。而邦子却觉得自己是个毫不起眼的人,性格文静又朴实,而且看起来比十七岁的实际年龄要成熟得多,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生。
派对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邦子一直待到最后。派对正热闹的时候,明美的父亲拿着葡萄酒来到了大家的座位旁。他似乎已经喝完了晚上的那顿酒,心情很好,还向邦子她们劝酒。邦子喝了两杯葡萄酒。
她本以为自己会喝醉,可只是感觉心跳稍微加快了一些,并没有其他不适。“酒量不错嘛。” 明美的父亲很高兴地说。“你脸颊微微泛红的样子,还挺迷人的。当着大家的面说可能不太好,可是啊,邦子你真的很漂亮呢。” 听到明美父亲这么说,邦子一脸认真地摆摆手否认。她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漂亮。
今天是周日。邦子比平时晚起了一个小时。她和母亲一起吃了早饭。“突然就变冷了呢。” 母亲寿美子说道。确实如母亲所说。虽然还没到特别冷的季节,但秋天的凉意正迅速加深。邦子之所以比平时晚起一个小时,也是因为她穿着 T 恤睡觉,被冻醒了。
邦子打算整理一下房间,整个上午都待在二楼自己的房间里。她整理好书架,把不用的书暂时搬到一楼的储物间,接着开始整理书桌的抽屉。
抽屉里杂乱地放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她只能一件一件地看,再决定是扔掉还是留着,这很费时间。而且,就算是个小物件,每次都得仔细考虑是扔还是留的标准。没过多久,邦子就莫名地累了。
坐在书桌前发呆良久后,邦子得出结论——果不其然,今天状态还是不对劲。她早有预感,在迎来十七岁生日后,自己的心情会持续低落一段时间。而此刻种种迹象都表明,这种预感正在应验。
昨日正是十七岁诞辰。属于十七岁的时光,已然流逝了整整一日。那一天不知消失到了何方,永远无法挽回。今日是成为十七岁的第二日,而此刻连这第二天也已过半。
所谓十七岁,意味着属于这个年岁的时光正一天天切实地减少。福岛邦子并不想成为十七岁少女。若能与十七岁长相厮守,她倒也不介意这个称谓,可一旦冠上这个头衔,属于十七岁的时光便会日复一日地消逝。待到明年今日,自己就将蜕变为十八岁。
在十七岁之前,自己依然是原来的模样。但邦子没来由地感到惶恐——当彻底挥别十七岁后,自己或许会化作全然陌生的存在。往昔的少女将悄然消逝,取而代之的,会是十八岁、十九岁那样面目全非的自己。
窗外阴沉沉的。邦子已经好多天都没见过晴天了。从八月下旬开始,不是下雨,就是像今天这样,从早到晚天空都是灰蒙蒙的。
邦子的心情越发低落,变得忧郁起来。这种情绪是从她满十七岁之后开始出现的。所以,邦子觉得,除非能让时光倒流,不再是十七岁,否则这种情绪就算在内心深处有所缓解,也会一直持续下去吧。她决定要做好应对这种情绪的准备。
她简单地吃了午饭,收拾好餐桌后,又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房间里还有两个大抽屉和三个小抽屉需要整理。虽然知道应该尽快整理,但邦子却觉得暂时放任不管也给人一种别样的快感。她还想着:与其一件件地纠结该丢还是该留,不如等到某一天一口气全部丢掉,那样或许才是最痛快的。
邦子决定出门散步。她想着,走到海边去看看吧,看看海,让带着咸味的海风充盈胸膛。
过去的经验告诉她,散步能让身心都得到调整。虽然无论在哪里散步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最理想的还是沿着海岸或海边道路漫步,一边走一边眺望大海。
邦子换掉了除内衣外的所有衣物。她在白色T恤外罩了一件长袖衬衫,下身穿着一条蓝色牛仔裤。这条裤子原本是新买的,但经过多次洗涤,已经褪成了极淡的蓝色,布料也变得柔软舒适。修身的剪裁从腰部到脚踝都恰到好处地贴合着她的身体曲线,邦子非常喜欢这条裤子。
她在衬衫外披上了一件黑色尼龙防风外套。这件外套也是邦子的心头好。她知道,穿上黑色能让自己的面容显得更加精致,整个人的气质也会显得更加干练。
刚满十七岁的邦子,看起来总像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尤其是穿上黑色衣服时,这种成熟感更加明显。不过,比起显得老成,她更在意的是黑色能让自己的整体气质显得更加干练利落。
她只把零钱包和头巾放进牛仔裤口袋,就离开了房间。下楼的时候,她告诉正在和邻居聊天的母亲,自己下午要出去一趟。
“早点回来哦。家里有客人,今天我真的很需要你帮忙做晚饭。”
母亲寿美子一直把邦子送到玄关,这样叮嘱道。邦子的鼻子、眼睛,还有脸部轮廓,都和母亲长得很像。
邦子走出玄关,走过前庭的踏脚石,从树篱门走了出去。她在住宅区里走了一会儿,然后来到了县道上。
这条县道没什么风情,甚至连人行道都没有,邦子一个人走在上面。她脚上的白色网球鞋穿着很舒服,鞋带是淡粉色的。防风外套沉稳的黑色、牛仔裤淡淡的蓝色,再加上网球鞋的白色和鞋带的淡粉色,整体搭配得很协调。
邦子很快就感觉心情轻松了起来。她心里暗自认可,果然还是出门散步更适合自己。她把手插在防风外套的口袋里,微微低着头走着。从家到海边,如果走最短的路线,用不了多久就能到。但今天,邦子却不太想直接走到海边。
她知道随时都能去海边,所以一边延长走到海边的时间,一边走在这条没什么特色的县道上,竟然觉得莫名有趣。邦子想,再走一会儿,认真考虑一下从哪里走到海边比较好。
邦子穿着稍微正式一点的衣服时,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别人都不会觉得她只有十七岁。在别人眼里,她就是一个二十多岁、沉稳的成年女性。邦子觉得是自己的脸的问题,所以她并不喜欢自己的脸。虽然很多人说她漂亮,但她并不相信。
她的脸有点长。整体气质很沉稳,安静又温柔,可以说是女性中非常完美的脸型。五官也很精致。高挺的鼻梁中间有一道很淡的起伏,这道淡淡的起伏让邦子的脸看起来更成熟,是她脸上最出彩的地方。
她的皮肤白皙光滑,眉毛形状很好看,眼睛是漂亮的细长眼。嘴唇丰满,宽度适中,还有点微微上翘。下巴的线条和整体气质都非常温柔,笑起来的时候牙齿也很整齐。
谁看了都觉得她是个美人。只是,她没有那种耀眼的气质。她不会给人留下活泼开朗、引人注目、阳光的印象。她一直都很安静、温柔、低调,言行举止也和这种气质很相符。
邦子有一种能让人心情安定、产生信任感的特质。大家都觉得她是一个安静、冷静、真诚又温柔的人,会认真对待事情、考虑周到并且妥善处理。而邦子基本上也确实是这样的性格。
邦子觉得自己很普通。虽然没人觉得她身材高挑,但她就是个身材娇小的普通女生,身材比例还算协调。也许很平凡,没什么特点,但仔细看的话,身材还是很匀称的。
邦子还觉得自己有点胖,腿很粗。但其实这只是她自己的想法,她不胖,腿也一点都不粗。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她腿部线条有一种独特的美感。不过,她也担心自己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像母亲一样,到了中年发福。
邦子沿着县道走着,突然回头看了一眼。她看到一辆公交车开了过来。这条县道大部分路段都是公交线路,周日这个时间,每小时会有两趟公交车经过。坐这趟车到终点的话,可以去很远的地方。
邦子想坐公交车。她看到前方有一个公交站的标志。她判断,如果继续这么走,会被公交车追上,但要是跑起来,差不多能和公交车同时到达公交站。
邦子从防风外套口袋里抽出双手,开始跑起来。她降低重心,迈开出人意料的大步,跑得很利落。她比公交车先到达了公交站。看着公交车为了自己一个人靠左停下,邦子静静地等待着。车门打开后,她上了车。
邦子沿着过道往后走。公交车中间是过道,两侧是面对面的双人座。车上乘客很少。邦子一个人坐在左侧靠窗的座位上,这个位置靠海。
她再次把手插进防风外套的口袋里,靠在窗框上,望向窗外。前面座位的窗户开了一点,吹进来的风轻轻拂过她的脸,撩动着她的头发。邦子的发型和她的脸型、气质很搭。这是一个很文静、普通,但又能很好展现女性魅力、明显偏成熟的发型。
邦子一边想着在哪里下车,一边经过了三个公交站。前方出现了一条观光收费公路。这条收费公路和长长的海岸线平行,县道则和收费公路平行,在它的内侧。
平坦的县道和有六车道的收费公路形成鲜明对比,收费公路有着平缓的起伏。在公路像高架桥一样高高隆起的地方,邦子从公交车的窗户只能看到长满草的斜坡。当公路下降到和县道一样高的时候,从公交车的座位上可以斜着俯瞰收费公路。她还能同时看到公路对面广阔的海岸和大海。今天的大海比天空的颜色更深,是灰色的。海岸上一个人都没有。
在第五个公交站,邦子下了车。其实她在第四个公交站的时候就想下车,都已经起身了,但又莫名地改变了主意,最后在第五个公交站下了车。
她沿着一条和县道垂直的路向海边走去,这条路在收费公路下面穿过一条很短的混凝土隧道。穿过隧道后,是一个很大的停车场。在停车场靠海的一侧,有很多海滨小店,这些小店今年早就结束营业了,窗户都用木板封着,好几家店紧紧挨着。在盛夏的时候,每个海滨小店都人满为患,停车场里停满了车,人都很难走动。
邦子斜穿过没有人的停车场,从海滨小店中间穿过去,来到了海边。从普通的土地变成沙滩的地方,是一段缓缓的上坡路。她走到沙滩堤坝的顶端,眼前便是一望无际的海岸和大海。
海风让邦子感到一阵安心。她站在沙滩上,深深地吸了几口气。从夏天结束的那天开始,一直到秋冬,再到春天之前,这片海岸一直都是这样,一个人都没有。邦子喜欢从家里来到海边,一个人走在沙滩上,面向大海深呼吸。
她站在沙滩堤坝的顶端,双手深深地插在防风外套的口袋里,眺望着海岸和大海。她很高兴自己家附近就有这样百看不厌的美景。
要是现在有阳光就好了,邦子想着,抬头看了看天空。天空依旧是灰色的,阴沉沉的。大海上方的天空,灰色没有一点深浅变化,到处都是一样的灰暗。
起风了。邦子开始走动。她从堤坝顶端沿着沙滩斜坡走下去,一直走到海浪能冲到的地方,在那里沿着海岸线走了一会儿,然后又斜着穿过浅滩,回到了沙滩堤坝上。
邦子就这样走走停停,大概走了三十分钟。她一个人走过一排无人的海滨小店。在不经意间,她看到了窗户玻璃上映出的自己的身影。在一家外卖窗口的屋檐下,可口可乐的垂幕破了,随风飘动,颜色也褪得差不多了。邦子看到了垂幕上印着的年轻女孩的笑脸。
又走了一会儿,沙滩堤坝变成了用彩色瓷砖铺成的人行道。人行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张长椅,还有几栋造型和颜色都很独特的建筑。圆形的花坛里有一个日晷,现在已经停了。在草坪环绕的空地上,立着一座看起来没什么特别意义的雕塑。她脚下的瓷砖上嵌着白色的箭头,上面用英文写着 “檀香山”。
据说这条海岸线上的沙滩堤坝都要改建成这样的彩色瓷砖人行道,现在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完工了。邦子一边走在瓷砖铺成的人行道上,一边把视线投向和大海相反方向的停车场。在一排海滨小店前面,她看到一个少年正穿过空荡荡的停车场,朝着大海的方向斜着走去。
这个少年穿着牛仔裤,手里拿着一个方形的风筝。风筝上有两条长长的尾巴,随风飘动。邦子觉得这个少年大概和自己年纪相仿。但很快,她就把这个少年忘了。
邦子继续沿着海岸走,来到了一片沙丘的边缘。这些沙丘有的比较矮,只有两三米高,高的则有三层楼那么高,它们沿着海岸线连绵不绝。
邦子一个一个地翻过沙丘。每次从沙丘顶端沿着沙滩斜坡往下走的时候,沙子就会进到她的网球鞋里。她很喜欢这种感觉。她还喜欢坐在沙滩上,脱掉网球鞋,把里面的沙子倒出来,再从袜子里抖落沙子,然后重新穿上鞋子,系好鞋带。
走到一个特别大的沙丘下面时,邦子停了下来。她抬头看了看沙丘,又回头看了看大海,然后仰望天空。风吹动着她的头发,发丝从她的身后飘到前面,她微微侧头,把头发捋到后面,然后转身面向沙丘,开始往上爬。
她的脚深深地陷进沙子里,网球鞋里也进了很多沙子。邦子一步一步地用力踩下去,身体微微前倾,艰难地向沙丘顶端爬去。爬到一半的时候,她停了下来。回头看了看大海,然后又面向沙丘。这时,她感觉到沙丘顶端有人。邦子抬起头,看向沙丘顶端。
她看到一个穿着牛仔裤、没什么特别之处的少年正站在沙丘顶端。两人的目光交汇。少年微笑着向她点头示意,邦子也回以微笑。
原来,这个少年就是之前她看到的那个独自穿过停车场的少年。他手里还拿着风筝,两条尾巴在沙滩上随风舞动。那尾巴是用剪碎的报纸做的。
“你现在有空吗?” 少年问道。他的声音听起来很友善,没有一点拘谨。邦子点了点头。
“能麻烦你帮个忙吗?我想放风筝,你能帮我拿一下风筝吗?”
少年回头看了看,然后抬头看了看天空,确认了一下风向。
说着,他从沙丘顶端沿着沙滩斜坡走了下来。走到邦子身边,他又问了一遍:“可以麻烦你吗?”
两人一起从沙丘斜坡走下来,绕过沙丘底部,走到了旁边的沙丘。他们之间,风筝的尾巴在风中欢快地舞动着。邦子担心尾巴会缠到自己的腿上,所以和少年保持了一点距离。她看了看少年。
邦子确定这个少年和自己年龄差不多。少年的脸圆圆的,还带着夏天晒过的痕迹,表情很阳光。他的脸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此刻他专注放风筝的样子,还带着一点孩子气。邦子注意到,少年比自己高半个头左右,身材结实,腿很粗,腰也很壮,胸膛和肩膀都很宽厚。
“这个风筝是你自己做的吗?” 邦子问道。少年抬起头,直直地看着她。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回答道:“不是的。” 他把风筝举到脸的高度,让尾巴在身后飘动,然后向邦子靠近了一点。
“我昨天在玩具店看到的,就买下来了。” 说完,他把风筝高高地举了起来。两条尾巴在他们肩膀的高度随风向后飘动。
邦子和拿着风筝的少年并肩走着,步伐一致。突然,邦子感到一种奇怪的情绪。她觉得自己突然从刚才的世界里脱离出来,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她走在一条陌生的海岸线上,仿佛在梦中,脚底离地几厘米,漂浮着前行。
她意识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离开了刚才的世界,现在正走在一个陌生的海岸线上。然而,她心中却强烈地感觉到,这个和她一起走路的少年,是她很久以前就认识的、对她来说最重要的男人。邦子感到一阵慌乱。
邦子突然想,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她试图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现在的状况。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她感觉自己的心情就像突然从低处飞到了高处,然后被扔在了那里,一直悬在空中,心里空落落的。
“你是不是还有其他事啊?” 少年转过头问邦子。就在这时,邦子感觉自己又回到了见到少年之前的状态,心情也平静了下来。
“这里差不多了吧。” 少年停下脚步,左右看了看两边的沙丘。邦子的心情又像刚才一样,突然变得有些激动,感觉自己的心一下子飘了起来。
“就这边吧。” 少年用拿着风筝的手指了指右边的沙丘,然后开始往那边走。
“你能跟我到上面去吗?” 少年回头笑着问邦子。邦子好不容易才挤出一个字:“好。”
两人一起爬上了沙丘顶端。少年四处看了看,确认着风向,然后自言自语般地说道:“好,这里就行。” 说着,他把风筝递给邦子,“请你拿着这个。”
邦子接过风筝。她将风筝正面朝前,握住底部,调整手臂的位置,确保风筝的尾巴不会被缠住,能随风飘动。
邦子按照少年说的,将风筝举在胸前旁边。少年摇了摇头。
邦子把风筝举过头顶,两条尾巴在她身后随风飘动。风从她正前方吹来。少年一边放线,一边沿着沙滩斜坡往下走。邦子看着他的双脚每走一步就陷进沙子里。她的网球鞋里也已经进了很多沙子。
少年在斜坡中途停了下来,回头看向站在顶端的邦子,问道:“可以了吗?”
少年拉了拉风筝线,他的手和风筝之间的线松弛部分变少了。他高高举起拿着线的手,看准风刮来的时机,大喊道:“放!”
邦子踮起脚尖,将风筝朝着天空用力一推,松开了手。与此同时,少年猛地用力拉线。他一会儿把线往回拉,一会儿又让线松弛,然后又迅速拉回,一边沿着沙滩斜坡往下跑,一边适时地放线。
风筝乘风而起。当少年跑到斜坡底部时,风筝已经飞得很高了,邦子站在顶端,不得不仰起头才能看到。少年继续快速放线,一脸认真地看着风筝。邦子听到了风筝尾巴在高空中飘动发出的声响。
风筝越飞越远,渐渐变小,稳稳地停留在空中,通过长长的线与少年相连,没有左右摇晃。
“非常感谢你!” 他大声说道。邦子微笑回应。她能感觉到少年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全部集中到了风筝上。随后,她开始沿着斜坡往下走。邦子并没有朝着少年的方向,而是往旁边斜着走下了沙丘。
接着,邦子就这样在沙丘之间漫步。那种如在梦中、心情飞扬的感觉又回来了。她的脑袋有些迷糊,身体仿佛都不是自己的了。刚才为少年高高举着风筝时,那种心跳加速、胸口憋闷又兴奋的感觉,突然又涌上心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邦子心想。脑袋迷糊得什么都思考不了的状态,和刚开始感冒的时候有点像。但和感冒初期那种难受的感觉不同,邦子此刻开心极了。她的心情甚至有些忐忑不安,却又无比激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邦子一边想着这个问题,一边在沙滩上走着。
渐渐地,邦子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悸动都是因为那个少年。
他的长相、身材,还有整体散发的气质,和邦子在心里描绘过的,将来某个时候会结识的理想异性形象,完全重合了。
她心里那个逐渐成形的理想对象,在一瞬间具象成了眼前的这个少年。肯定是这样的,邦子心想。他的身材和气质,和自己想象中的一模一样。邦子不喜欢那种瘦高又单薄的少年,她喜欢的是身材小巧,能和小巧的自己自然搭配,并且有着结实骨架的少年。
她不知道那个少年是谁,来自哪里,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其他的更是一无所知。但奇妙的是,那个少年和她理想中的对象完全重合了。证据就是,此刻自己的内心如此激动,仿佛置身于云端,沉浸在如梦似幻的感觉中。
邦子走了将近一个小时,一直沿着海岸直直地走,一次都没有回头。她得出结论,这就是一见钟情的初恋。理想中的人以如此浪漫又戏剧性的方式登场了。她觉得自己和那个少年以后会成为恋人,那个少年就是理想中的人,终于出现了,自己和他相遇了。如果不这么想,她根本无法解释为什么自己的心会因为那个少年如此强烈地波动。
自己一直梦寐以求的理想对象,今天,就在刚才,突然出现在眼前。而且自己还偶然地与他相遇了。这就是理想中的初恋,一见钟情。原来,世界上真的会发生这样的事。
十七岁的福岛邦子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在海岸边停下脚步,然后转过身。她意识到,自己从少年放风筝的地方独自走了一个小时,这可能是个无法挽回的重大错误。她从防风外套的口袋里抽出双手,手指尖因为紧张而出满了温热的汗水。
邦子开始奔跑,朝着来时的方向跑去。她一边跑一边想,自己走了一个小时的路程,跑回去需要几分钟呢?
邦子在奔跑过程中,视野里始终没有出现少年的身影。即便她回到了能清楚辨认出少年放风筝的沙丘的地方,也不见少年的踪迹。灰色的天空中,也没有风筝的影子。邦子爬上了几座沙丘,向各个方向极目远眺,整个空无一人的海岸都被她看遍了,可少年还是不见踪影。
她在少年放风筝的地方待了一个小时,又在周边找了一个小时,始终没有看到少年。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大海和海岸都渐渐变得昏暗。
邦子还去了最初见到少年的那条彩色瓷砖人行道。她在人行道上来回走了很多趟,从高处俯瞰停车场,还下去在停车场里四处寻找,可那个少年哪儿都不在。
在自己独自走了一个小时,刻意与少年拉开距离的这段时间里,少年把风筝收了起来,不知道去了哪里。邦子离开已经昏暗的海岸,来到县道上,坐上公交车,回到了离家很近的地方。
接下来的那个周日,差不多相同的时间,邦子又去了海岸的同一个地方。她以那座沙丘为中心,四处走动,独自度过了一段时间,可少年还是没有出现。
再下一个周日,以及之后的周日,邦子都重复着同样的举动。每去一次,她对那个少年的思念就更深一分。她后悔自己太粗心,只是帮着放了一会儿风筝就和他分开了,自己怎么能这么傻呢?
三周过去了,海岸边已经能明显感觉到寒意。为了讨个好兆头,邦子每个周日都穿着同样的衣服去海边。但到了第四周,为了搭配网球鞋鞋带的颜色,邦子在棉质衬衫外面,穿上了一件淡粉色的设得兰羊毛毛衣。
那个少年依旧没有出现。邦子觉得,就算他住在这附近,也肯定和自己不在同一所学校,学校里的男生中绝对没有他。
沿着长长的海岸线,有好几所高中。往内陆走一点,还有更多的高中。邦子心想,他会是哪所学校的呢?每次想到这里,她就感到无比绝望。说不定他不住在附近,而是从很远的地方来这里玩的。
到了第五个周日,邦子和几个女性朋友一起去了稍远一点的另一所高中参加运动会。她坐在观众席的有利位置,用双筒望远镜观看每个年级男生全员参与的运动项目。
结果,她更加绝望了。透过望远镜看过去,有很多少年都和那个他有几分相似。可无论看到哪个少年,她都无法确定是不是他。邦子意识到,自己对那个少年的长相和身材只有模糊的印象,现在深深留在她心里的,只是那个少年给自己留下的整体印象。这不是能够具体描述出来的东西,更不可能通过和众多相似的少年一一相处来准确确认。
到了第六周,下雨了。那是初冬寒冷的雨。邦子透过房间的窗户看着雨,几乎要放弃了。就在她放弃的同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是在玩具店买的。” 那个少年曾这样说起风筝。明明想起这件事也没什么用,可邦子却很奇怪自己为什么到现在才想起来。
“你还小的时候,夏天在泳池用的游泳圈就是在车站前面的玩具店买的。那家店肯定还在。”
“车站前面哪里呢?我还记得那个游泳圈,是红色塑料的。”
“对。出了车站,穿过广场,有一条直直的路。那条路和一条商业街所在的路交叉,就在那个路口。”
她问看店的阿姨有没有风筝。在靠近天花板的货架上,有几只落了些灰的风筝。邦子买了一只和那个少年拿的很像的方形风筝。
她把报纸剪成细条,做了两条风筝尾巴,贴在风筝原本短短的尾巴上。在秋意渐浓的周日下午,邦子邀请了同校的一个少年,带着风筝来到了海边。
她来到那个少年曾让自己帮忙放风筝的沙丘,像当时一样,自己站在沙丘顶端拿着风筝,让邀请来的少年放风筝。风筝高高地飞向十月多云的天空。邦子从这个权作临时替身的温顺少年手中接过风筝线,不停地放线。风筝飞得更高了,变得越来越小,仿佛要被天空吞噬。
邦子想着,那个少年当时在这里放风筝的时候,自己却傻乎乎地朝着另一边走了一个小时。就在那一个小时里,那个理想中的少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到底去了哪里呢?邦子一边感受着手中风筝线传来的风的力量,一边这样想着。
邦子知道,以这个替身少年为对象,重现当时放风筝的场景,曾经那种伴随着一见钟情、心跳加速,仅仅持续了几分钟的初恋,已经永远地失去了。
十月的第三周,周日下午,邦子离开家前往海边。那天阴沉沉的,灰色的天空沉甸甸地压在头顶,气温很低。
邦子穿着网球鞋和卡其裤,在长袖 Polo 衫外面套了一件黑色尼龙防风外套。防风外套的口袋里装着一个小相机。
邦子来到了七周前自己一见钟情的那个少年放风筝的沙丘。那里没有人。夏天再次结束后的海岸,面对着已经有了冬天气息的广阔大海,仿佛带着几分无奈,静静地横卧在那里。大海波涛汹涌,风猛烈地吹着。
邦子从口袋里拿出相机,以沙丘为中心,透过取景器观察周围。透过取景器看到的景象,所有东西都被缩小凝聚在一起。这个被长方形取景框框住的画面,虽然看起来很小,但各个部分却很规整。这是一幅无需任何修改、完美无缺的画面。邦子往后退了两三步,站在沙滩上调整构图,然后按下了快门。相机的所有功能,包括对焦,都是自动的。她听到了相机里胶卷卷动的声音。
邦子觉得,一切都彻底结束了。昨天晚上她还在想,以和那个少年极为短暂的初恋为契机,自己体验过的所有情感,也许以后会一个一个地忘记。就算不能完全忘记,随着时间流逝,总有一天,也不会再像现在这样,能清晰、尖锐地回忆起所有细节,让内心感到刺痛。邦子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
她其实并不想忘记,她希望能将所有的一切,按照此刻内心的感受,带着那份尖锐而悲伤的情绪,原原本本地留在记忆里。所以她才想到要拍一张这个沙丘的照片。
邦子想着,拍下照片后,不管过了多少年,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能像现在这样,清晰地回忆起那段初恋,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瞬间,不会有丝毫的淡化。
就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也就是此时此刻,那段初恋也彻底画上了句号。这张照片既是所有回忆的记录,同时也是一切结束的瞬间。邦子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她只拍了这一张照片。
邦子开始往沙丘上走,网球鞋陷进了沙子里。她走到沙丘顶端,转过身望向大海。重心移到留在沙滩斜坡上的那只脚上,那只脚陷得更深了。邦子侧身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身体朝着大海的方向微微倾斜。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