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人口严重流失和老龄化问题,美丽但颓败的意大利小山城贝齐纳推行“一欧元购房”振兴计划,美国夫妇汤米和凯特买到称心如意的大房子,喜滋滋地在异国展开新生活。然而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新家在当地被称作“最后的避难所”,数十年前,凡是驱魔失败的人都被教会集中安置在这里……
《最后的避难所/The House of Last Resort》是美国恐怖小说作家克里斯托弗·戈登的新作,这位老哥是我去年的年度最痛恨作家,读过他的两本恐怖小说《Ararat》和《Road of Bones》,全都是题材非常吸引人,书写得非常气人,要么好好的角色非给毁掉,要么挂羊头卖狗肉离题八万里——两本书我都写过感想,好奇的话可以在“动态”里翻翻。
这本新书的故事背景和题材我都很喜欢,就决定给他最后一次机会。没想到读的时候心里是不咯噔了,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心如止水,平静无波……
好家伙,敢情他不搞幺蛾子就只能写出无聊乏味的作品了是吧?
“最后的避难所”是罗马教会指定的驱魔失败者收容所。被送进那里意味着什么招都没用了,等死吧,但直到死前还是得一天天一遍遍地接受驱魔仪式,有多遭罪就甭提了。而着魔者死后,还不能火化葬到公共墓地,而是被悄悄地放入地下墓穴,慢慢变成干尸。
“最后的避难所”的地下墓穴与当地教堂下面的地下墓穴是连通的,在所有的驱魔失败者死后,神父们撤离前,用水泥砂浆封闭了着魔者专用地下墓穴的入口和连接教堂地下墓穴的出口。
主角汤米的爷爷奶奶一辈子都生活在这座意大利小山城里。爸爸落户美国后,与爷爷奶奶关系愈发冷淡,乃至彻底没断了来往。多年后,汤米的父母相继去世,虽有爱人凯特相伴,但他仍渴望亲情羁绊,这次兴冲冲搬回意大利,也是为了陪伴爷爷奶奶,回归大家庭。
原来爷爷十三岁的时候被恶魔附身,住进了“最后的避难所”,神父们的驱魔招数都使出来了,就是没用。突然有一天,爷爷莫名其妙自己恢复了正常,获准返家,平平凡凡地长大成人、结婚生子。
但此后的数十年,每一任神父都默默关注着他,生怕再起异况。
而事实上,恶魔始终在爷爷的体内,爷爷察觉到自己上了年纪,身体和意志愈发衰弱,快压不住恶魔了,就让儿子远离避险。
在小说开头,老人已经九十好几临近寿终,恶魔想换个年轻的躯壳,就选中了血缘最近的汤米。房产经纪人是恶魔的信徒之一,她特地将“一欧元购房”的宣传邮件发给凯特,又在两人急着看房时,将“最后的避难所”临时塞了进去。
夫妻俩对大房子一见倾心,也没跟当地的亲戚们打听、商量,当即变更计划敲定了新家。
到小说的最后,爷爷中风离世,一场地震震塌了“最后的避难所”部分墙体,地下墓穴入口露出。房产经纪人劫持了凯特,逼迫汤米进去接受恶魔附身。汤米为保爱妻性命,只得钻入遍布畸变干尸和鼠群的着魔者专属地下墓穴,被恶魔附身。
为了救回丈夫,干掉了房产经纪人的凯特和当地神父将着魔的汤米带回“最后的避难所”,徘徊屋中的数位幽灵神父为其驱魔。
但正如恶魔所说,神父们活着的时候都没法成功驱魔,死了以后难道就会能力倍增吗?
驱魔失败的汤米为了不伤害妻子,跳楼自绝,却未能成功求死。在此后余生,他只能留在重启的“最后的避难所”,没日没夜地接受徒劳的驱魔仪式,直到死去。
——如果单看主线故事,是不是没那么无聊?但问题在于,小说的前五分之三全在写西西里小山城的美丽景致,夫妻俩在美国与意大利生活如何不同,他俩对房屋做了哪些装修改造,又是如何张罗着让美国的朋友们也搬来小镇,在意外发现教堂有地下墓穴后,联合其他外来户借此噱头发展旅游业振兴当地经济……乏味、琐碎、喋喋不休,看得人直犯困,真正涉及主线的内容少得可怜。
直至小说临近结尾,事先一点铺垫都没有,房产经纪人就那么蹦出来自曝邪教徒身份,劫持凯特逼迫汤米,好给恶魔换个年轻身体,而这个此时方才提及的邪教团体的历史、宗旨、规模和行动都是什么?书中只字没提。
这给我感觉好似作者没有合理的理由让汤米深入着魔者专属地下墓穴,只得临时编个邪教当工具使。
按书中所写,着魔者死后,体内的恶魔会连同一起封印在地下墓穴中。恶魔出不去,就只能附身在啃噬尸体的老鼠身上作怪。
汤米那几天都守在爷爷家,恶魔要附身机会多的是,为什么非得先附身爷爷家里的老鼠,再跑挺远钻进地下墓穴,还不知用什么法子捎话给信徒,指示其逼着汤米进地下墓穴走一遭?要是没赶上这场较大规模的地震,是不是还得想办法拆房找入口?费这么大周折恶魔到底图个啥?图不够麻烦?图不够惊险刺激?
我只能怀疑是作者为了写作需要强制安排的,毕竟此前都没什么恐怖段落,再不把重点场景写一写,都快称不上是恐怖小说了。
而且,不知是否作者刻意为之,主角夫妇一点都不讨喜,自私且过分自以为是。作者没写他俩是什么工作,只说可以居家办公,觉得在意大利生活比美国舒服,就不断催促不能居家办公的朋友们辞去现有工作卖掉现有住房告别现有稳定生活举家搬迁到异国的萧条城镇。对此朋友们都表现得意动但不行动,有次视频时正赶上小山城地震,这下连意动也无了,而夫妻俩只觉得朋友们“没有冒险精神”。
他俩没学会几句意大利语,没有与当地人深入交往,更没有融入当地社区,却觉得自己能够与其他外来户联合,接管并“振兴”当地的旅游业,使用当地财政支出施工改造教堂的地下墓穴。
在小说临近结尾的那起严重地震之后,凯特同为外来户的朋友受伤较重倒在路边,她为了救自己的丈夫汤米,骑走对方的摩托车赶到教堂的地下墓穴,而她朋友的丈夫正在那里主管地下墓穴的施工。
见面之后,凯特为得助力拆墙救汤米,对朋友的伤势只字不提,直到把汤米薅出来所有人都离开地下墓穴,朋友丈夫看到汤米的着魔状态起了疑心,她像是要转移注意似的,这时候想起来告知对方伴侣的情况了,还说什么“尽管我现在需要你的帮助,但你应该去找你的丈夫。我都把我的丈夫放第一位,你把你的丈夫放在第一位无可厚非,我是不会怪你的”云云。简直令人无语至极……
此外,书中设定这座意大利小山城极为萧条,人口流失半数以上,大量房屋遭废弃,几成鬼城,但读相关的描写时压根看不出来啊!
贝齐纳阳光灿烂,景色优美,鸟语花香,有干净的鹅卵石街道,美味的面包店、咖啡店、意式冰淇淋店和小餐馆,售卖数种语言报纸和书刊的小书店,当地人有着美丽紧致的橄榄色肌肤,完美的发型,遛弯时唱“我的太阳”,甜品吃提拉米苏和意式冰淇淋……简直是《托斯卡纳艳阳下》电影里才会出现的那种度假胜地,和我想象中的意大利山城一模一样,着实令人向往。
然而过后我发现,不只一两位意大利读者认为这些文字充斥着没去过意大利的人的臆想和刻板印象,而书中那句我原本觉得挺有趣的“西西里岛人有三大技能——八卦,美食和记仇”,更是引来不少抨击。
另有,作者或许是有什么特殊癖好,三番两次提及女主凯特睡觉的时候穿丁字裤……哪有女的会觉得这玩意儿舒适到可以穿着睡觉?根本没可能的好吗?!
还有,某次这对夫妻亲热后睡去,半夜房子里传出奇怪动静,疑似有外来者,作者让凯特只来得及套了个小背心,强调她连丁字裤都没穿,就离开卧室在大房子里四处转悠探查情况了……
再有,拷贝自《驱魔人》的跳楼抉择,坚持当谜语人并发展所有亲友加入谜语人联盟的奶奶,背景板似的市长,谜一般的城镇财政状况……
不回忆还好,越回忆想吐槽的地方越多,心里又开始“咯噔”起来。
总之,这本看完是真够够的,在此正式跟克里斯托弗·戈登说一声再见,以后再也不见!
啊慢着,万一他以后写克苏鲁小说,我八成还是会看的……(╥_╥)
评论区
共 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