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失眠的你》(以下简称《失眠》),由女性漫画家オジロマコト(绪城真)创作,目前连载中。她还有前作,《富士山同学正值思春期》,以及姐系神作《猫之寺的知恩姐》,坦白,我也是喜欢看《知恩姐》知道的这位作者。
但,《失眠》可以说一开始画,就迅速变成了我最喜欢的漫画之一了,不仅仅是因为漫画中各种甜到爆炸的互动,更因为漫画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两位主角如何克服虚无,勇敢面对自己的生活。可惜,最近的剧情开始有点失焦,然后就动了心思,写点来吐槽下。
依然是无顾虑剧透,依然推荐大家去看看漫画,也就100多话的周刊,看看很快的啦。
如果要说,《失眠》里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啥,那当然是“失眠”。好吧,说这个并不是废话,因为《失眠》本身的特点,它如同一篇散文,这本就是作者的拿手好戏。
下课后的回家路,空旷的学校,雨中盛开的伞面,路过的猫猫……生活中的大量细节在漫画里得以被刻画,以一组组分镜的形式,这些事无巨细闲笔时常填充在故事之中,使得漫画的情节也一直舒缓,以至于主角去便利店都能“水”一话。
这是我们也在经历的,生活中90%的日常,尽管可能我们不曾以这种视角去观察,也应该能轻易地感受到其中生活的脉动,静静推移的时间,是属于岁月静好的那一部分。但别忘了,还有10%呢,那些是烦闷的、也是关键的,在这本漫画里就是失眠。几条重要的线索,天文部活动、男女主角的情感,都被“失眠”维系到了一起。
首先,是男女主角共同患有的失眠症,晚上睡不着导致白天没精神,无法正常的过学校生活,造成了困扰。这是故事的开头开端,也是不断推动着剧情发展的最大谜团。
“失眠”可以被看做一种反常,事实是,漫画里也有这方面的渲染,男主角中见夜游被老师知道了,还被拉去训话。这是社会生活一直以来所塑造的一种大家早已习以为常的习惯,白天属于秩序、公共,是工作、学习的大好时候;晚上则应该休息,属于个人时间,带有随意、私密的色彩。甚至,我们都知道,光照会使人兴奋,晒太阳也是产生维生素D的必要程序,这本来就是一些富有隐喻色彩的生理反应:白天就该出去活动,那白天都忙完了,那晚上可不就该休息了么。
“失眠”是一种倒错,意味着反叛、离群:大部分人都这么作息,你却只能反着来,基本也就无缘正常的社会生活了。中见一出场就是因为偷着睡觉被人嫌弃,即便早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摸鱼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形式主义是世界大同,摸都不摸,直接睡觉明显是走太远了。
然后,问题带来转机,因为失眠,男女主角相识,并且迅速发展成了“一起睡觉”的关系(?)。更巧的是,他们因为睡觉而互相吸引:伊咲会听着中见心脏脉动的声音入睡,而中见几乎总是后睡着的,他一定会等到伊咲入眠再沉沉睡去。
尽管,此时他们还未彼此袒露心声,但通过失眠分享同样的遭遇,一起入睡补充彼此所欠缺,他们早已经注定是一对了。
然后,失眠继续推进着剧情,因为要保住天文台作为睡觉的地方,成立天文部自然而然。而更妙的是,天文部活将带来属于夜晚的群星,为作品平添一抹浪漫色彩。
“唯头上星空与心中道德律”,星空总是伴随着巨大的浪漫情怀,代表一种亘古、浩瀚的情绪,是这个世界隐藏起来的一张面孔,只等有心者窥探,领略其中的奥秘。
随着剧情的展开,见识到越来越多的星空后,会突然发觉“失眠”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它不再仅仅是烦恼的源头,更成为了一种特权,进入夜晚世界的特权,那是生活的B面,万物休眠,宁静安详,却有天边明月与璀璨群星供人随意取用。那是少有人企及的B面,藏着神秘的宝藏,像是为失眠的人所专门准备的,有种应许的感觉。
这是最大的张力,视角的转变,让失眠变成了也许并不坏的事情,造就了夜晚无敌的二人组!
并且,在这种夜晚,明月与群星也只堪堪当一个配角罢了!真正的主角当然是夜空下的人们。一起畅谈、一起密谋、一起睡觉、一起漫步星空之下,感情的升温实在是一件不需要多解释的事情,都要告白了,自然得先揭开谜底,少男少女们究竟为什么会失眠?
这也就回应了之前所说的,男女主角的互补关系,失眠的理由也正好相反。伊咲有先天心脏病,病魔反复,前途未卜,每一次入睡她都害怕第二天的天明不会到来,害怕自己没有未来;中见是因为家庭矛盾,即便挽留,母亲还是在他熟睡时出走了,努力东流,每一次入睡他都害怕第二天的天明会到来,害怕未来会变得更糟。
这些,在漫画中不断地有细节铺垫,伊咲对于心跳的迷恋、过分的开朗和时不时流露的落寞,中见这边则是惯常的焦虑、坐立难安、总是想得太多。
伊咲的这个很韩剧的设定,感觉相对简单。伊咲是一颗稚嫩的太阳,她的心中时刻有着光热,但太阳也会被阴云笼罩,生死是一个太过于庞大的问题而让人无从对抗,以至于一旦想到其中的无常,虚无感就来得如此轻易。
而中见的处境,我想大家多少会有点感触,起码我是挺有感的。也不是说谁的家里都会有什么变故,青春期本就是思想变化剧烈的时候,开始在两种极端情绪间不断反复:要么莫名其妙的踌躇满志,要么觉得“我真的是一事无成的垃圾”……主要的问题还是“未来”,所有人都知道未来一定会到来,却没人知道它会以何种方式降临,小到明天的考试考点什么,大到人生的选择,从事的职业、选择的道路,皆是如此。
过往的失败会被焦虑所复苏,压碎心中仅存的希冀,一种“众生皆苦、万物皆虚”的庸俗想法,会伙同那个年纪所向往的故作老成,伪装出一种豁达,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只产生了虚无感,并制造出更多焦虑。我高中的时候真没少想这些有的没的……
不管是害怕没有未来,还是害怕未来本身,都是虚无的手笔:没有信念可以支撑,没有人可以相伴,那么到处就都是生活所投下的阴影,我们被笼罩其中。
“生活和实践乃是医治彻底的怀疑主义的良药。”这句话是休谟说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不可知论者。这就又可以回应之前提到地点,这个漫画里“絮絮叨叨”的大量日常细节,到底为何般?答:为了对抗虚无。
以至于,我看这本漫画是,有一种安心感一直相伴,所有人登场的人物,全都那么可爱,用心地做好自己喜欢事情,活出自己的样子,那些散布在日常里的美好碎片全都闪闪发光,跑步时流下的汗珠、大包分享装的薯片、路边的猫猫……它们也许不曾被我们在生活中以这样的视角看到,却在漫画中被串联了起来,汇聚起了一股生机勃勃的力量。
更不要忘记,在夜晚,生活的反面里还有璀璨的群星,提供着一种感应和共时的基础,以及与整个世界的链接,和油然而生的使命感:这个世界、我们的生活都是如此鲜活,怎么能轻易将它们全部错过?
这依然是一个视角的问题,就像我们看待失眠一样。虚无不过只是生活的一面,是超出掌控、变化无常的那一面,但生活不止这些,当我们将目光从其阴影中移开,将终于看到它的全貌。
星空下,二人依偎。伊咲从中见听到了心跳,得到了不断变厚的相册,这些是当下的事物,比未来的未来更加鲜活而确凿,足以对抗虚无;中见则从伊咲那里得到了阳光、笑容和无敌的信念,这些是美好的事物,比糟糕的未来更加有力而振奋,足以对抗虚无。
当二人终于不再失眠,他们也就有了力量,共同迎接未来。
然而,到了九十话左右,男女主角已经互诉衷肠、如胶似漆,家长明显也都已经认可他们的关系,更加重要的是,“失眠”这档子事情已经很久不再被提起了。
可问题是什么?是漫画到现在依然没有结束,而逐渐走向了失焦。在我看来,很明显是因为失眠已然退场,对抗不再成立,日常也不再变得能凝聚起来,而彻底变成了普通的、松散的日常。剧情再无啥可以发展,唯一能讲点故事的无非是伊咲同学的病情了。
但病情并不是说治好就能治好的,伊咲也早已经具备了勇敢面对病魔、和中见两个人一起走下去的力量,还有什么可以、值得去讲述呢?
在我看来,当少男少女不再失眠之时,也许我们已经获得了最好的结局。
评论区
共 1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