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的这个游戏叫《科创征途》,是一款支持1到4名玩家的原创作品,目前正在摩点网进行众筹。
从游戏名字就能听出来,这是一个以科技创业为主题的商业题材作品。
其实最早在摩点页面见到这游戏的时候,我都没点开就直接略过了。因为一来我这人就没什么商业头脑十多年前辞职创业到现在未尝一胜只能勉强混口饭吃;二来我一开始想当然的以为这是那种这些年常见的某某私人培训机构随便拼凑出来忽悠人交学费用割韭菜的廉价教具。
直到游戏设计师联系到我,我才仔细看了这个《科创征途》的内容。这么一看,还真是我搞错了。
这是一个标准的德式策略游戏,游戏中各位都是科创公司的CEO。
坏消息是你现在已经没了积蓄,却依然没有一款拳头产品,甚至连个融资PPT都没有。好消息是你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伴,有对市场和技术的深刻思考和理解。
游戏就这样开始了,虽然开局艰难但你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你一个人站在30平米的办公室里踱步沉思,思绪已经飘到了四年后纳斯达克的钟声响起。
《科创征途》支持1到4名玩家,采用“半对称式”卡牌驱动。你可以在时下风头最劲的 芯片、AI、机器人和医药四个行业中选择其一开始你的科创征程。
整个游戏过程一共八个回合,每回合又分 准备、卡牌和结算三个阶段。
在准备阶段里要做的事就是投骰子决定贸易战、资本寒冬和市场波动。以及翻全局牌和执行行业牌。
卡牌阶段,把手牌补充到4张,并轮流打出1张手牌来使用其事件或激活次数。这样的打牌行动一共进行三次。
之后就是结算阶段,首先就是按照公司运营面板上的工资总和支付工资。然后按照科研、生产、销售、人事、融资和整理这些环节逐一结算推进。
游戏就这样进行,当有至少1名玩家本回合成功上市,则所有玩家完成本回合融资后游戏结束。如果没有人达成上市条件则游戏进行8回合后结束,最后财富最高者获胜。
其实说到这各位应该也感觉到了,我的规则说得非常简略,实际执行起来每个环节几乎都有会延展开的内容。其涵盖的细节要素,真的是只有亲身经历、研究过这些商业行为和过程的人才能设计出来。
这里就不得不介绍一下《科创征途》的设计师了,其实从玩游戏到思考游戏、研究游戏,再到设计游戏,这是很多游戏设计师都会经历的过程。其中大多数人的设计灵感都取材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科创征途》也不例外。
设计师 一舟叟 的主业是一家芯片创业公司的工程师,桌游尤其是德式策略游戏则是他重要的业余爱好。正因为有着在科创企业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才有了游戏中种种反应真实状况的设计。用设计师自己的话说就是将设计核心定位在“拟真性”和“游戏性”之间进行权衡。
一方面以现实商业情况作为游戏的基本设计逻辑,这包括了人才的竞争、产品研发、日常经营、融资发展等诸多角度和环节。另一方面又避免让游戏体验过于枯燥,沦为某种教学道具。尽可能用桌游语言来提炼代替创业公司的关键逻辑。比如用“点数轨”“项目轨”模拟日常经营;用“股价-持股轨”模拟 CEO-资方-员工的博弈;用“多轮次、多层级的资金池”模拟融资时的竞争;用“贸易战/资本寒冬”全局机制模拟近年来创业者真实经历的风云变幻等。并且通过骰子的谨慎使用模拟这其中的某些不确定因素和随机变化。而且游戏的竞速感很强,后发这也有很多策略和机会可以弯道超车,当最终玩家通过运筹帷幄让自己的企业达成上市时,那感觉绝何止一个“爽”字。
其实绝大部分人对《科创征途》所模拟的这些商业行为是比较陌生的,或者并不了解其中诸多细节和牵一发动全身的相互关系,甚至这些东西猛地想来都感觉是枯燥无味的。但设计师身为亲身经历者却恰恰从中挖掘出了里面最好玩也最烧脑的地方。
“我想把创业公司的经历做成桌游,首先是因为我觉得这件事情无论对旁观者还是亲历者都很有趣。”一舟叟 这样说,“从选择研发路线,到量产爬坡、打开市场,再到公司内部提效、对外融资,这些过程对亲历者是带有迷幻色彩的苦修,仿佛冒着彩虹泡泡的永不停息的跑步机。”
在他看来,虽然书店里那些科创巨头的传记似乎总在告诉读者“有了一个好主意,于是拉着朋友们努力,经历无数次马上就失败,但他们坚持了下来,于是他们成功了!”但仔细想象却很少有书或者电影能把科技创业中的策略性思考与千钧一发的决策说得通透。
“也许在这个主题上做个桌游,让大家从读书人变成操盘者,会比较有意思。”这就是《科创征途》诞生的最初原因。不过从诞生到走上众筹也并非一蹴而就,这期间又经历了一个不断测试、不断调整、不断改进的过程。当游戏进行第20次测试的时候得到的评价还是:“作为朋友肯定会支持,但这游戏对普通玩家来说太硬核了点。”
怎么办?只能继续改,就这样从规则到美术,《科创征途》在不断自我优化直到现在众筹的版本其实也还是在不断调整,也欢迎大家在众筹项目里多多交流。尤其是为了让玩家们充分了解游戏,设计师还非常有诚意地提供了全部规则书的下载,方便大家做更全面的了解。
(有兴趣下完整游戏规则看看的话可以去我公众号这篇文章,因为这边二维码没办法发出来,大家多多见谅)
《科创征途》做的事就是利用有限的桌游配件和规则机制试图模拟一个复杂的商业行为过程,而这个过程里又不能失去游戏本身的核心乐趣,避免让桌游变成教具。而对于玩家来说,其实首先也并不是从中学到什么,而是重点依然在享受这种“拟真”的商业主题游戏带来的乐趣,然后才是从中感受到贴近自己真实生活工作的代入感,亦或是接触到一个对自己来说全新领域的新鲜感。
而且有意思的是设计师在游戏里还埋了不少梗,尤其在玩家能力的设计上,比如芯片行业的玩家可以选择VIDEA公司(原型NVIDIA),卡牌描述是“核弹恒久远,一颗永流传”。AI行业的 Close AI这个“开源是不可能开源的”,知道“Open AI”的名字想必都能会心一笑。至于从 波士顿动力 为原型诞生出来的 龙虾动力,和从宇树 诞生出来的 奥树,更是两位名副其实的“翻跟斗表演艺术家”和“扭秧歌表演艺术家”。
文章最后,我借设计师的一句话作为结尾:“《科创征途》的魅力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安全、精简的场景,让玩家体验科技创业的复杂性:从募资到产品,从纸面规划到上市敲钟;从人才争夺到宏观政策的冲击;从烧钱扩张到现金流紧张。在这里,你可以尝试冒进或保守的策略,感受胜者为王和创业维艰的两面。如果你想理解当下真实世界里那些正在发生的科技竞争与商业故事,这款游戏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起点。”
目前《科创征途》正在摩点网进行众筹,喜欢这类商业题材德式,或者想体验一下科创企业如何发展的各位,尤其别错过~
更多有趣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瞬间思路(BG_CON)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