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重维度是“面”的维度。团长是壁内所有主要机构和关键人物的联系网络的“总枢纽”,是团长纵横捭阖、在鸡蛋们上跳舞,才把壁内的人力物力资源盘活,打开了局面。
第二重维度是“线”的维度。团长盘活资源后,反借马莱入侵为契机,逐渐摸清真相,兵变夺取壁内政权,最终揭开巨人之谜,为后来“马莱篇”剧情夯实了基础。
从这两重维度而言,没有哪个角色比艾尔文团长更重要。而且,谏山在刻画团长这两重维度时,几乎是塑造了一个“全能型天才”——所以他必须死。
叙事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具有凝聚力的共同体叙事;第二种,是对个体提出要求和期待的个人叙事。而团长的“道”,不外乎就是在人生中,找寻这两种叙事之间的平衡,让自己在逐梦之旅上,走得更远。
一个人在明确了自己的叙事之后,自然会锚定一个价值序列,在实践叙事时,按照这个序列对人和事确定轻重缓急。在团长心中,真相,是远远排在战友生命和人类解放之前的——这种排序对团长来说合情合理。
团长找到了平衡两种叙事的方法:他将自己“追求真相”的个人叙事,巧妙地包藏在了“为人类献出心脏”这个共同体叙事之中——这就是团长的“道”。
如果现实中,你身边有种人,总是对主流叙事胸怀过于夸张的热忱,建议对ta们还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毕竟,“正确”往往会成为投机客的赌场和恶徒的避风港。
虽然“道”确定人生方向,而一路走来,具体还是要靠“势”与“术”披荆斩棘。势,即审时度势;术,是具体策略。局势是决策的基础前提,策略又可以反身影响局势,进而又拓展出识势、借势、设局、破局等概念。
我在明、敌在暗,对巨人之力的原理和敌人真身一无所知的兵团,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巨大劣势之中。团长决定以设局实现破局:故意卖个破绽,利用优、劣势的相互转换,铺设一个诱捕“智慧巨人”的局,来突破人类和敌人之间极度信息不对称的局。
决定角色命运的其实不是作者,而是角色本身的性格和特质,和剧中大环境给他的条件。可以说,对于团长这个角色,谏山玩脱了——这是作者驾驭角色的视角,是第一个我们要考量的视角。
第二个视角,是作者驾驭整体作品的视角。团长若不死,整部作品与其叫《进击的巨人》,不如叫《进击的艾尔文》好了。
综上,如果谏山不在“王政篇”收尾处,恰到好处地给团长发便当,那他和制作组,都将面临着《巨人》角色和整体故事双双失控脱轨的严重灾难。
评论区
共 2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