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游研社发了篇文,提到英国警方首次为 VR 游戏里的性侵事件立案。
受害人是一位 16 岁的女孩,在体验 VR 游戏的过程中,遭受了多名陌生人的侵犯,英国警方认定受害人遭受了现实世界中同等的精神创伤,因而开始了立案调查。
可能会有人觉得不解或小题大做,但作为曾经体验了 100+ 小时《VRChat》的玩家,我想说这种情况在当今的 VR 游戏里确实存在,而且离我很近的就有两例。
一例是我亲眼目睹的,发生在中文吧公开房间里,另一例是我的 VR 游戏好友亲身经历过的。
中文吧是国人做的一张 VRChat 地图,从名字来看应该是想作为中文玩家的聚集地而做的,装修风格也是中式的。
根据我当时看到的场景,感觉是作者参照了某种会所设计出来的。乘电梯下到地下后,有很宽敞的公共空间,配有小隔间和各种可交互物体(像是钢琴这种),玩家可以在场地里站着闲聊。
但就在这样一个聊天吹水的地方,我目睹了一位外国玩家对国人女性玩家的骚扰。
和现实世界不同,VRChat 里根据玩家自制地图创建的房间是不唯一的,一个房间并没有空间上绝对唯一的位置,就像用同一份模板复制出来的内容,或是不同平行世界的同一个场景。
房间默认是公开的,只要人数没达到上限,其他联网的 VRChat 玩家就可以加入这个房间、走到里面的玩家面前,和他们语音聊天或是摆出肢体动作。
那天晚上我进了一个中文吧的房间,想认识些新朋友聊天,发现同场景的有不少是新手,还在摸索基础操作的阶段,现场也有热心的国人玩家在语音教他们。
不一会来了个不知哪国的外国玩家,不知哪国是因为他的麦开着在说话,但听不出是什么语言,这人看到房间里有不少人站着,就一个个挨上去说话打招呼,但也没人能听得懂。
这时隔壁有个女性新手玩家开口说话,似乎被他听到了,他直奔着就冲到了那个玩家的面前、开始做一些不可描述的动作……
虽然听不懂他说的什么,但那位女性玩家还是被他的举动和异样的语气吓坏了,旁边的国人玩家似乎想帮忙告诉她怎么屏蔽,但声音盖不过那个外国玩家,就眼看着那个女性玩家的角色慌忙的退出了游戏。
好像是因为默认的公开房没有房主,在场的其他人对那个外国玩家也没辙,没法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制止他。虽然 VRChat 有提供屏蔽、静音这类功能,但主要是玩家用来自我保护的,如果玩家事先不知道这些功能,也难办。
另一个例子是我的 VR 游戏好友遇到的,她曾经被一个男性玩家尾随了很久。
前面我说过,VRChat 里是有提供一些自我保护的功能的,遇到令自己不适的人或行为,可以使用静音、屏蔽、拉黑等操作免于打扰。
假称这位朋友为小 A,她相比前面那位新手,对游戏的功能是要了解得多一些的,但在发现自己被一个男性玩家长期尾随后(不同于前面的例子,从资料和 ID 来看,这位似乎是国人玩家),她也犯了个错误,她用的是隐藏而不是拉黑。
这里有什么区别?因为 VRChat 里可以随时随地公开说话,如果我们觉得旁边的某个玩家很吵,是可以把 ta 静音的,而如果这个玩家在视觉上带来了类似的困扰,则可以把 ta 隐藏,眼不见为净(也听不到对方的声音)。
对于不熟、没有特别冒犯的陌生人,隐藏就像是视觉版的静音,但小 A 用在了尾随自己的玩家上,就产生了一个大问题。
她是看不见尾随她的玩家了,但每当她周围有其他人,大家都能看到她后面跟着个人……
直到有一次终于有朋友看不下去了,游戏外聊到这事,让她意识到了尾随还在持续,这才动用更强的拉黑功能,彻底阻绝了对方的行为。
VRChat 我已经一年多没碰了,但这两件事我还记得,今天看到游研社的文章,重新回忆了起来。
我并不想说 VRChat 是个充满了这种事件和遭遇的游戏,事实上,我在里面也认识了不少有趣的人,有疫情期间远程上学的韩国学生、自学日语的欧美玩家、学中文的马来西亚玩家,有每天定时在路边练习小提琴的音乐爱好者、也有顶着贝多芬油画播放古典音乐的行为艺术者。
很多人将网络评论区的乌烟瘴气、争论抬杠归于互联网的匿名性,我也觉得 VR 游戏里那些做出不雅甚至侵犯行为的也和网络匿名有所关联。
但网上的人不止一种,与此同时,我也看见有一批批的玩家在努力让这个游戏变得更好,比如日本 VRChat 社区就专门为新手做了详细的教程图,里面涵盖了遇到各类骚扰的处理方法,几乎覆盖了 VRChat 所有自我保护的功能。
而这张教程图为了排除外国玩家的乱入,也设置了「语言锁」:要进入教程区,必须连续答对多条日文问题,只有能阅读日文平假名并对日本常识有所了解的人才能通过,比如:
「以下哪个地方更热?A. 北海道 B. 东京」
「现在是哪一年?A. 昭和 B. 令和」
我也是因为碰巧自学过一些日语,成功通过了语言锁,继而看到了后续的教程内容。
时至今日,想起这些教程图的创作者,我依然觉得他们是可敬的。
食品经营许可证 JY11105052461621
©2024 GAMECORES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