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支预告片发布时,看到矮大紧的黑寡妇姐姐和没梳头的北野武爷爷,作为一个攻壳粉丝,我的内心是拒绝的,不过本着包容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坚定的意志品质,在首支预告到影片上映之间这段时间里,我说服自己接受了真人电影版的选角。当然背后的的原因主要是几支预告片中高度还原的影像风格和原作音乐的使用营造出了一种“攻壳感”,让人觉得真人版拍出了攻壳机动队应该有的样子。
当然,影片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拍出了“攻壳感”,不过仅仅限于几个照搬原作的片段(的画面)。致敬原作的行为体现了导演的用心和情怀,但这些“致敬”片段在正片中并没有让了解原作的观众感受到情怀,反到让人觉得毁情怀。片中有多处构图、机位和镜头调度上高度还原原作动画的段落,但这些段落中音乐和对白却完全与画面不在一个频道上⋯⋯
一句来自豆瓣网友的影评十分贴切地形容了这种感觉—— 导演就像是不带字幕看完一遍《攻壳机动队》动画片,然后拍摄了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 “有壳无魂” 的改编,有了Shell但却没了Ghost。
影片中最能体现“有壳无魂”的段落,我认为是巴特与少校在船上的对话,这一片段中,类似维多利亚港的海湾,傍晚的都市灯火,小船,少校潜水甚至脱潜水服等95剧场版中的细节都得到了影像上的高度还原。但人物间的对话却从原作中关于“人的存在”的探讨,变成了关于案情的简单谈话。少校的那一段背靠城市灯火的独白,一段被认为是攻壳中心思想的台词,竟完全不见了踪影⋯⋯
当然,改编作品中对原作的取舍是必要的,将原作全盘托出就失去了改编的意义。优秀的改编作品既能发掘原作中优秀的概念和情节,又能以独创的方式加以解读和演绎,取的是理念,舍的是表现形式。举一个略微极端的例子,《黑客帝国》对《神经漫游者》的改编就是对原著成功取舍的结果。但《攻壳机动队》真人版的取舍,也是“有壳无魂”的,显得草率而本末倒置,即形式全取,理念全舍。这种“有壳无魂”的取舍不仅体现在前面说到的特定片段,更是贯穿在剧情、人物等多方面。
其中最致命的两处“有壳无魂”式取舍,我认为是对 故事主题 和 人物背景 的改编:原作的主题狭义上讲是少校对自己 是不是人 这个问题的思考,并由此引发关于“ 什么是人 ”的探讨。这也是攻壳机动队被誉为经典的主要原因。而 真人版中把少校思考的问题,也是影片的终极问题,从“我是什么”改成了“我是谁”,其实是抛弃了原作中最具代表性的理念,即丢掉了“魂” 。也许这种改编尚且可以用“方便观众理解”,“优化观影体验”等理由来解释,但影片对人物背景大刀阔斧的删改,则完全摒弃了原作中最值得借鉴的设定,相当于改编火影忍者而没了忍者,改编加勒比海盗却不带海盗,是一种自断双翼的愚蠢行为。
真人版对于少校身世的毁灭性修改从源头上摧毁了少校这一角色的独特性,甚至与预告片中那句“她是她同类中的第一个”所传达的孤立性自相矛盾,少校从原作中那个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的“母猩猩”变成了忘记了自己是谁的小姑娘⋯⋯不同于真人版中少校是成年后才义体化的设定,原作及后续动画作品中都强调了少校是自幼全身义体化的孤儿, “孤儿”的设定让少校孤立于社会,而“全身义体化”则让她孤立于人类。这使少校成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异类,一个无法融入现实世界,无法理解自身存在的“生物”。
在最新一部动画ARISE ALTERNATIVE ARCHITECTURE中更是将“自幼”这一设定放大到“自娘胎里”:少校母亲怀孕时出车祸,医生只挽救了胎儿的大脑,将其转移到义体中,成为了草薙素子。这种设定的精妙之处在于, 少校作为一个生物,连“出生”这一生命诞生的必备过程都没经历过,那么她算不算一个人?算不算活着? 而在真人版的剧情里,少校不仅是成年后具有完整的人格后才一体化,甚至拥有亲人和原来的身份⋯⋯这种改编,较之于AAA中极度赛博朋克的设定,实在是极其草率而不明智的⋯⋯
另一处关于人物背景的毁灭性改编,是巴特的义眼:原著中巴特是游骑兵出身,和同是游骑兵的九课队员波马一样,入伍时就被强制全身义体化,双眼被改造成“不眠之眼”(小瓶盖) 除了意识和部分脑组织、脊髓和内脏外,身体和记忆都是政府财产,必须靠不停为政府工作,来维持自我的完整。 所以巴特是九课中最理解少校心思的人也就不奇怪了,他们本来就一样身不由己。
但真人版中,巴特的眼睛是在影片中因故被替换的,在此之前几乎不是义体人,却依然表现出了对少校的理解。例如提前放出的5分钟片段中对注视着机器艺伎陷入思索的少校说的那句“你们不一样”。那么他的动机是什么?他又如何能以肉身体会少校的心思?这似乎不大说得通⋯⋯
那么作为一部电影,《攻壳机动队》真人版是合格的么?
首先说演技,作为影片绝对的主角,寡姐斯嘉丽约翰逊奉献了具有辨识度的表演。寡姐对角色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并通过一系列重复化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生动地演绎出了少校的“ 机械性 ”,从她的表演中能看出许多经典机器人形象的影子,如《变人》中的安德鲁、《我机器人》中的索尼、《机械姬》中的爱娃甚至是《银翼杀手》中的瑞秋。但是,这些影片里的机器人角色,全部都是“变成人的 机器 ”,而《攻壳》真人版剧情中的少校,是一个变成了机器失去记忆的 人 ⋯⋯寡姐的表演很用心,然而却用错了方向,让 少校这个角色看起来像是一个初入人类社会充满好奇的人工智能,而不是想要找回自己记忆的人 。
作为一部好莱坞工业水平的动作科幻大片,动作戏必须是《攻壳》真人版的重点。影片的动作戏大量致敬原作动画,将屋顶索降、水池打架、手撕坦克等段落用顶级特效水平完美地呈现了出来。但除此之外,影片中其他动作戏则毫无亮点,全身义体强化的少校依然用着黑寡妇的那一套融合了摔跤擒拿柔术的上蹿下跳式打法,仿佛完全没获得来自军用级义体的强化优势,显得脆弱而无力。
一部科幻电影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场景道具服装造型的质量,在这一方面《攻壳》真人版的确做到了让人眼前一亮。官方发布的概念设定图以95剧场版为基础,将动画中轻描淡写的场景和道具扩展成一个完整的复杂的赛博朋克世界观。而成片效果与概念设定同步度极高: 光鲜的AR广告覆盖在破旧的大楼表面、狭窄的街道上穿着破烂的改造人携带者破旧的高科技装备,杂乱的线路遮挡着昏暗的光源,造型怀旧但能源先进的交通工具堵塞在交错的高架桥上⋯⋯ 印象中上一次在真人影视作品中看到这种完成度极高的赛博朋克场景,还是在《银翼杀手》中。《攻壳》真人版用2017年的影像技术还原了1980年代科幻作品中那个“高技术、低生活”的赛博朋克“城寨”。其“赛博朋克”感甚至超越了1995版《攻壳》剧场版(绝对超越了其他攻壳动画作品),令人震撼!
影片中最大的惊喜,是看起来没梳头的北野武爷爷,北野武演出的九课课长荒卷大辅一改原作中坐阵幕后暗中观察的形象,掏出了牛仔左轮,潇洒地击杀了一队袭击他的敌人,并扔下了一句“不要派兔子来抓狐狸”(翻译来自网络),在一部英语对白电影中任性地说着日语却并不违和,满满的大佬气质,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总的来说,《攻壳》真人版是一部符合好莱坞工业水准的合格动作片,有着出色的视觉效果和概念设计,“赛博朋克”的 视觉风格跳脱于主流科幻电影,有着可贵的独特性,相信会给未来的同题材的影视作品提供宝贵的灵感和经验。 如果剧情的改编和人物的塑造上也能像世界观设定一样将原作元素延展、填充,在还原的基础上成功再创造的话,《 攻壳》真人版很可能成为迄今最好的好莱坞日漫改编电影,但很遗憾,它还不是⋯⋯
评论区
共 8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