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之书是犹太神秘主义卡巴拉(Kabalah)的重要典籍,在犹太教中被称作zohar ha kadosh,神圣的光辉,被奉为第三圣典,与圣经(Tanakh)和塔木德(Talmud)平行。在流行文化与所谓的神秘学中不乏对这本书的想象和过度关切,这是从文艺复兴以来第一批挪用和改造卡巴拉的神秘学从业者开始的。与此相对的是,在犹太教启蒙运动Haskala后,犹太教学术界和理性主义的犹太教信徒激烈的反对这部书,认为它是素来自居理性的犹太教的污点,是乡野迷信的集大成。
Gershom Scholem是德国犹太人学者中的叛逆者,他出身于德国资产阶级的父辈对犹太教不屑一顾,他则部分出于叛逆心理投入了犹太教中,专研被父辈蔑视的神秘主义文本,还是战前率先进行'aliya迁徙的人物。他是第一批将犹太教神秘主义与卡巴拉引入正规学术研究范畴的人,当年希伯来大学开设世界上第一个以犹太神秘主义为主题的课程时,他是唯一的讲师,因为这门课程就是他设立的。他的动机和另一位从事哈西德Hasid研究的德国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不同,后者意欲将哈西德理解为神学实践的典范,以之引导那个时代对身份充满迷茫与困惑的德国犹太人,而他则是对神秘主义有极大的兴趣而投身这项不被看好的研究。
毫无疑问,作为卡巴拉最重要的典籍,对zohar的研究是他研究中的重点,他曾在青少年时期自主阅读zohar,其博士毕业论文就是对zohar的讨论。为了将光辉之书的内容以更简洁的形式呈现给初学者,让初学者能接触到一些基本的内容,Gershom编撰了一部小册子,名为《光辉之书》的基础阅读内容。这个小册子的主体内容是他选择的《光辉之书》的小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至少可以让初学者感受到《光辉之书》的独特气质,而且故事总是比理论更易读。
这个系列的连载(如果可能的话)正是对这部小册子的翻译。Gershom对这些故事没有任何解释,因为他认为对这些故事的解释势必会写出比故事本身更长的注脚,甚至是不可能的,这是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但对于对犹太教完全陌生的中文世界的读者来说,缺乏注解,这样的故事完全没法阅读,因此译者会尝试对这些故事做出一些必要的注解以帮助阅读,但不能确保这些注解完全符合作者的想法。小故事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因此任意一篇故事都可以单独拿出来阅读使用。
这篇简介是极其不完整与不规范的,它仅仅是一个引子,目的是让读者对这部作品有一点基础的了解和认识。如果有兴趣以及有能力,还请阅读一些相关的研究作品,这样可以对zohar有更进一步,以及更准确的认识。这系列(如果可能)也仅仅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目的是让对这方面感兴趣但又对厚重的传统望而却步的读者能有一定初步的认识,因此这个系列不能取代任何对卡巴拉或zohar本身的基础学术论述。
在这系列的文本注脚中,任何在注脚内被标记为神秘学的内容,都指代与卡巴拉或犹太神秘主义不同的,来自于那些神秘学从业者的内容。如果是来自于犹太教和卡巴拉自身的内容,它将被标记为犹太教的,或者卡巴拉的。神秘学者自身的卡巴拉与犹太教卡巴拉不同,因此他们的卡巴拉内容将会被称作某一修饰语的卡巴拉,以与直接被引为卡巴拉的犹太教卡巴拉内容相区别。
经师西蒙然后站起来说:在玄思中,我意识到当神要创造人类时,上下两界的所有受造物都开始颤抖。 当神终于做出决定时,第六天的进程正在展开。 然后,所有光的源头燃烧起来,打开了东方之门,光从那里流出。
原初之光照耀,南方尽显光彩,南方抓住东方。 东方抓住了北方,北方醒了过来,敞开心扉,大声呼唤西方,让他来找他。 然后西方上进北方,与它一起来,然后南方占领西方,南北围绕花园,成为它的篱笆。 然后东方接近西方,西方很高兴,它说:“让我们按照我们的形象,按照我们的形象造人”(创 1:26),像我们一样兼具四方和上下高低。 于是东西方合而为一,产生了人。 因此,我们的圣人说,人是从圣殿所在之处出来的。
此外,我们可以认为“让我们造人”这句话传达了这样的意思:神向下界生物揭示了上界如何形成神名亚当的秘密,其中包含了上层世界和上层世界。亚当之名的三个字母 alef、dalet 和 mem终结形态的作用下, 当三个字母降到下界时,在它们的形式中被感知到完整的亚当这个名字,可以理解为兼具男性和女性。 女人被固定在男人的身边,神让男人陷入沉睡,他躺在圣殿的地方。 然后神从他身上割下女人,把她装扮成新娘,把她带到他面前,正如经上所记,“他就从他的一侧,用肉封闭了那个地方”(创 2:21)。 在经典中,我看到这里所说的“一”是“一个女人”的意思,即与他同床并由他怀孕的原始莉莉忒。 但那时,她对他没有帮助,正如人们所说,“但对于亚当来说,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帮助他的人”(创 2:20)。 因此,亚当是最后一个,因为他发现他的到来使世界完整。
地里还没有田间的灌木(创 2:5)。经师西蒙接着说: 经典是指后来会生长高大的壮丽树木,此时还很小。 正如我们所说的,亚当和哈娃是并肩创造的。 为什么不面对面? 由于天地尚未完全和谐,主神并没有使雨降在地上(创 2:5)。 当下界的结合完美,亚当和哈娃面对面时,上界的结合就完美了。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帷幕的事上知道: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一个帷幕只有与它一起的另一座帷幕被建立时才会建立,因此当下界的帷幕建立起来时,上界的帷幕才被建立。 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这样。 此外,由于上述一切还没有完全处于秩序中,亚当和哈娃并不是面对面被创造出来的。 圣经经文的顺序证实了这一点。 首先它写道,因为主没有使雨降在大地,然后是没有一个人耕地,它表示人还不完整,因为只有当哈娃变完整时,他才会完整。 进一步的证据是,在 vayisgor 他关闭这个词中,第一次在这段经文中出现了表示支持的字母 samekh,正如现在互相支持的男性和女性一样。 同样地,下界和上界相互支持。 直到下界变得完美,另一个世界才变得完美。 当下界被用来支撑上界,与它面对面时,世界就完成了,因为以前主神没有使雨降在地上。
然后,有雾从地上升起(创 2:6),通过浇灌整个大地来弥补不足; 而升起的雾,是女性对男性的向往。 另一种解释说,我们将第一节中的不一词用于第二节中的雾,这意味着神没有降下雨,因为雾还没有上来,因为冲动必须从下面来,激动上面的力量。 因此,为了形成云,蒸汽首先从地球上升。 同样,祭祀的烟升起,在上界创造和谐,联合万有,所以天界在其中完成。 运动是从下面开始的,然后得到完善。 如果以色列整体未能发起这种冲动,那上面的那一位也不会向她走去,因此是来自下面的渴望带来了上面的完成。
这段故事是对于人的神化。和其时由犹太神哲学家奠定的神对于万物的绝对控制,人在这种统治下的无能为力的思想不同,卡巴拉学者给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观点。这个思路是建立在神对于律法的坚持上的,因为塔木德中太多劝谕故事是神苦口婆心的求犹太人坚守律法,这样好将福分和慈悲给犹太人,并让世界受惠,因为犹太人是选民(尽管这些故事是经师编出来劝平民遵守教谕的)。因此卡巴拉学者一转思路,强调下界的重要性,下界的努力是连通上下的唯一途径,而这途径和渠道掌握在犹太人手中。
在这里,天地的对比与男女的对比构成一组平行关系,这来自犹太传统的婚约比喻,将人和神之间的关系比作是婚约,因此女性和男性分别比作地与天,人与神。更深一层,则是认为存在一种阴阳配对的法则,阴阳不限于男女,也可以是接受与施舍的关系。并且这种法则也出现在zohar文本的其他地方中。
一开始的四方的游戏是这个故事的一个难点,因为写作者用黑话包装了他的观点。这里的四方与前面提及的东方之门并非一回事,东方之门是因为日月自东方而出,所以东方代表了光,而此处的四方则指单纯的四个方位,这里四方是作为维度展现的。在这个游戏的描写中,四方不断在交换自己的方位,最早醒来的是南方,是因为日光照明时,最早是圣殿南墙被照亮。在这个四方变换方位的游戏中,南北构成了篱笆,它们分别圈定并分隔了上下,在圣殿结构中是南北两面墙。东方亲近西方,是涌动的力量走向约束的力量,因为圣殿开门朝向是东方,其内殿圣所在西方,阳光从门口照射到西方的墙上。所以当东方西方结合时,构成了人,也就是在四方的中央。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四方游戏是一个发生在希伯来语里面的文字游戏,通过一系列对换可以将亚当之名的字母从这四个词里面分离出来。
亚当一名由三个字母构成,alef,dalet和mem,这个名号在后世卡巴拉里面被归为神的一个名号,因此亚当是按照神的模样创造的。此时的亚当是完整的人,兼具阴阳。随后的故事里面,亚当被分开,因为一开始亚当和哈娃是背对背的,这意味着没有分隔的混沌,而分开并成为面对面,则意味着进入秩序的和谐。这个故事借用自柏拉图的会饮篇,里面人和人在起初是混元一体,随后被神分开。在这里出现了女妖莉莉忒,她被流行文化和神秘学从业者称作是亚当的第一任妻子,但这说法并不正确,因为她没有正式成为妻子,当然,莉莉忒的这个神话更是中世纪才编造出来的。在zohar中还存在大莉莉忒和小莉莉忒之类的说法,这里就提到了原始莉莉忒这种东西。
经师西蒙(Simeon)一次前往提比利亚,与他同行的还有经师尤瑟(yosef)、犹大(yuda)和希亚(hiya)。 在路上他们遇到了经师菲尼亚斯(phineas)。 所有人都下马,在山腰的一棵树下坐下。 经师菲尼亚斯说:当我们坐下来的时候,我想听听你每天的演讲中出现的一些奇妙的想法。
然后,经师西蒙从经文开始说:他从南方出发,一直到伯特利Bet El,到了他帐篷所在的地方,在伯特利和艾Ai之间。(创13:3)他说:我们在这里可能已经想到了旅行这个词; 但我们读的是旅程,意思是与他同行旅程的是神圣临在Shekhina。一个男人应该永远是男性和女性,这样他的信仰才能保持稳定,为了使神圣临在永远不会离开他。 你会问:如果一个男人在旅途中离开了他的妻子,不再是男性和女性了吗? 这样的人,在开始之前,当他还是男与女时,必须向神祈祷,以吸引他的主的临在。 在他祈祷并献上感谢之后,当神圣临在停留在他身上时,他就可以走了,因为由于他与神圣临在的结合,他现在在这个国度是男性和女性,就像他在过去的城镇是男性和女性一样,因此写道:正义 (tsedek,tsaddik 一词的阴性形式)将走在他的前面,并将让他的脚步成为道路 (咏 85:14)。
注意这一点。 男人在旅行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以免神圣的结合破裂,他会变得不完美,被剥夺与女性的结合。 如果他和他的妻子在一起时注意这点都是有必要的,那么当他天上的伴侣与他在一起时,不是更需要吗? 更何况,因为这个天上的结合在他的旅途中一直充当着他的守护者,直到他回家。 此外,他的职责是,一旦回到家,就让他的妻子快乐,因为是她为他获得了天上的结合。
这种同居义务有两个原因。 首先,这种快乐是一种宗教性的快乐,也给神圣临在带来欢乐,它是世界和平的工具,正如它所写的那样,你将知道你的帐篷是和平的;并且你将访问你的住所而不是犯罪。(约伯记 5:24)。 (有人可能会质疑,如果他不进入他的妻子那里是一种罪过吗?这是一种罪过,因为在他的失败中,他有损于因他的妻子而给予他的天上伴侣的荣誉) 其次,如果他的妻子怀孕了,天上的伴侣会赐予孩子一个圣洁的灵魂; 因为这个盟约被称为受福圣者的盟约。
因此,一个人应该像享受安息日的快乐一样热心享受这种快乐,安息日是圣贤与妻子结合的时间。因此,你将知道你的帐篷是平安的,因为神圣临在伴随着你并在你的房子里逗留,因此你应该访问你的住所而不是去犯罪,要高兴地履行宗教义务,在神圣临在前交配。
因此,托拉torah的学生们在一周六天的时间里远离他们的妻子,在这段时间里依附于一个天上的伴侣,这样他们就不会停止作为“男性和女性”。 随着安息日的到来,他们理应为他们的妻子欢欣,为天上的结合而感到高兴,并努力实现他们主人的旨意,如前所述。
同样,在与妻子分居的日子里,在他等待的日子里,男人有天上的伴侣,所以他继续作为“男女”。 当妻子被净化时,男人有责任为她高兴,为履行宗教义务而高兴。 我们给出的相同理由也适用于这种情况。
根据秘密教义,神秘主义者必须将他们的全部思想和目的献给神圣临在。 有人可能会反对,根据前面的论点,一个人在旅途中比在家里更受尊敬,这要归功于当时与他在一起的天上的伴侣。 事实并非如此。 在家里,妻子是家的根基,因为有了她,神圣临在才不会离开家。
所以这节经文,伊察克将她到他母亲莎拉的帐棚里(创 24:67),我们的主人解释说,神圣的临在与丽贝卡一起来到伊察克的家。 根据秘密教义,天上的母亲只有在房屋准备就绪时才与男性在一起,并且此时男性和女性已经结合。在这种时候,天上的母亲将祝福倾泻在他们身上。
同样,只有在房屋准备就绪时,才能找到下界母亲与男性一起,男性进入女性并结合在一起; 然后下界母亲的祝福就会为他们倾泻而出。 因此,两个女人,他的母亲和他的妻子,要在他家中围绕一个男人,就像上界的人一样。 在“为了(ad)永恒山丘的渴望”这节经文中提到了这一点。(创 49:26)。 这里的ad是永恒山丘所渴望的对象,它是指最高的女性,她将为他做好准备,让他幸福并祝福他,也是下界的女性,她将和他联合,并得到他的支持。
如其所述,永恒山丘的渴望,是男性结婚时,两位分别在上下界的女性赐福给他,上界祝福他,下界接受他的支持并与他联合。 在家中的男人也是如此。 但他在旅途中,天上的母亲还在,下界的妻子却留在后面; 因此,正如我们已经解释的那样,在他回来时,他应该做的事情是让他和两个女性在一起。
这个故事很古怪,因为这个故事通篇都是隐喻。谜底藏在他们开篇诵念的那个句子里面。bet el,虽然是地名的意思,但它也是一个词组,神之居所,神之家,神之房屋。这个地名来自雅各伯睡觉梦见天梯,因此把他睡觉的地方称作是神之居所这个典故。神圣临在shekhina,字面意思是在场,它在塔木德中被用来指神投射在圣殿内的光辉,即神的在场,不过这个词是阴性词。受到天主教影响以后,犹太教内出现一种新的思想,将遵循戒律的人比作是圣殿,神圣的光辉投射在人上,而圣殿又被称作神之居所,所以正义之士也就是神之居所。因此这两方因素影响下,出现了这里说的在上的母亲,以及天上的伴侣这样的说法,这终究都是在说shekhina,因为它是神圣女性,既是生发万物的母亲,又是临在于人的神圣伴侣。
故事里出现的关于男女结合阴阳配对的想法和前一个故事有一点联系,因为它们出自相同的世界观。天主教他们使用光明作为神性的表达,而犹太教内则将生命作为神性的表达。在卡巴拉的语境下,产生生命就是神圣,这反而使得犹太教卡巴拉在中世纪形成了生殖崇拜。既然生殖来源于阴阳两性的结合,那么自然,阴阳结合才是完整完满的。这也体现在寓言故事中必须要满足自己妻子的告诫。
这里还出现对于女性的依恋,一方面是对于母亲的依恋,这长期存在于犹太教中,另一方面是对妻子的依赖,男性虽然会是妻子的支持者,但同时他需要从妻子那里获得完整的结合。妻子在这里也与家,或者说居所这个概念绑定在一起,妻子是家最大的支持,没有妻子家就不可以维持,神圣也不会拜访,但这也使得妻子这个身份不再自由,因为家是不会踏上旅途的。最后,这里形成了一个祝福链条,天上的母亲祝福男性,赐予男性以支持和保护,男性感谢并祈祷神圣女性,又转过来将祝福和支持予以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则接受他的支持,并同他结合。了解这种祝福链条对理解卡巴拉与犹太教非常重要。
最后是安息日。安息日是犹太教第一大戒律,对安息日不敬等同于偶像崇拜。因为安息日的特殊性,在犹太教传统中安息日被称作是神圣的新娘,神圣的王后。安息日变成了神圣结合的日子,这种比喻使得卡巴拉学者可以将性隐喻添加到这种关系中。因此安息日也和神圣临在以及王后之类的女性相关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评论区
共 1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