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宫崎英高说过,《只狼》的故事虽然是架空历史,但也不乏深入的历史考证。故事的舞台放在了战国时代末期,那时日本的姓名文化完全不同于今日,而《只狼》中的人名的取法是非常符合史实的,可见FS在历史考证上下的工夫是十分到位了。战国时代十分不同于今日日本的姓名文化,也是这部作品所强调的“和风”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之一。
本文无意深入考据,旨在借《只狼》中主要角色的人名,来粗略介绍一下日本战国时代的姓名文化。
日语中的汉字的读法, 笼统地可以分为两种:传到日本的汉字,读传入时的汉语发音(当然是日语化了的),叫作 音读 ;借汉字来表意,而把汉字读成意思相当的日语固有词的读音,叫做 训读 。比如“忍者”这个词,广为人知的にんじゃ(ninja)的读音是音读,而训读则为しのびのもの(shinobi no mono)。音读有着简洁有力的特点,所以后来这个词音读盛行于世,但日本人在强调和风的时候,仍然会把忍者叫做Shinobi(所以你看游戏里全都用Shinobi而无一处Ninja)。
另外,游戏的正式名是罗马字Sekiro,虽然官方已经说了汉字写作“隻狼”,但并不包含在标题里。日本网站也都用“Sekiro”或“隻狼 Sekiro”这样的叫法。Sekiro只有读音,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音读和训读将其写作“咳狼”和“赤佬”。“咳狼”就是说玩家自己都传染上龙咳了,而“赤佬”的语源有一种说法是取自赤身暴尸荒野之意。连标题都这么有深意,宫崎老贼妙啊(大雾)。
这位忍者猎人穿着典型的僧兵服装,拿着十文字枪。战国末年确有以枪法高超而著称的僧兵,那就是奈良兴福寺的宝藏院胤荣,也正是他创立了十文字枪的宝藏院流枪术而名震一时。弥山院圆真的形象可能参考了胤荣。胤荣在《仁王》中作为boss登场,当然装束可能并没有《只狼》符合史实。……不对,我们不谈游戏考据来着。
“圆真”就不用说了,是法名,或者叫 戒名 。而前面“XX院”这部分叫 院号 ,原本是王公贵族建立寺院、多行布施之后僧人们赠送的称号,后来也追赠给为宗派或寺院贡献大的僧人,总之是死后才有的。战国时代,根据去世后埋葬的寺院名给公家(侍奉朝廷的贵族)冠以院号、武家冠以“院殿号”,已经成为惯例,如织田信长死后就称为“总见院殿”(属于京都大德寺)。
后来出现了少数在世的时候就在戒名前面冠上院号的僧人,而据我所知他们都是禅宗。除宝藏院胤荣之外还有德川家的“黑衣宰相”金地院崇传,他们都是禅宗僧人,院号都取自自己居住的寺院,两个院分别属于奈良兴福寺和京都南禅寺。至于弥山院圆真是什么宗派我们不得而知,“弥山院”应该也是一座虚构寺院。“弥山”显然取自佛教中的须弥山,用来做寺院名称十分贴切。而现实中在奈良县也有一座弥山,但是山上是神社而不是寺院(虽然供奉的是佛教神辩才天)。
当然,还有更多东西可以深挖,但是再挖下去就成狼学了,就此打住。
下面讲武士的名字。作为战国时代的主要阶层,武士的名字也极为复杂,因此这部分篇幅最大。
“刑部”游戏中原作“形部”,应当是错字,或许是因为有个著名画师形部一平所以FS给弄混了。那么为什么我断定“形部”是错的而“刑部”是正确的呢?
游戏发售前一位B站up主介绍了鬼庭刑部雅孝的名字,但是他误把“刑(形)部”当成了姓、把“鬼庭”当成了氏族名,作为一个要介绍日本历史的人这个错误实在是不该犯。其实它是也是名字,弄错可能是因为“形部”的错字看起来像个姓吧,而且日本的众多姓氏确实也一团乱难以梳理。游戏发售后,后面出来了苇名七枪之一——鬼庭主马雅次,就能看出“刑部”不是姓了。
这两个名字的格式都是标准的战国时代到江户时代的武士名格式,总结一下就是“ 家名+通称+本名 ”,武士决斗前报上姓名(名乗り)的时候或是书写公文的时候使用的就是这三部分。游戏中这场战斗开始前鬼刑部便自报了家门:“我、鬼庭刑部雅孝也!”
作为通称的“刑部”和“主马”有什么共同点呢?那就是它们都是官名。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战国时代日本武士起名的习惯。
最初,日本人以互称本名为尊敬。然而从平安时代(9世纪)开始,日本逐渐受到中国的影响,开始以直呼本名为不敬。于是本名便被称为“ 諱 ”(いみな,意思为“忌讳的名”),能直呼的只有父母和主君。不能直呼怎么办呢?日本人便采用“ 通称 ”,类似中国的“字”,以便父母和主君以外的人称呼。相对于本名,所以通称也叫“假名”。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通称是 辈行名 ,也就是按照出生顺序称作太(一)郎、次(二)郎、三郎等等,或加个字如弦一郎、小次郎什么的。通称也常常是自幼使用的 幼名 ,本名并非一出生就起,而是到元服成人之后才取,大概和古代夭折率较高有关。
镰仓时代(13世纪)开始,武家开始统治日本,朝廷不得不任命御家人(直接听命于镰仓幕府的武家)出任各种官职,于是武士之间开始以官职互相称呼。我们熟悉的“X左卫门”、“X兵卫”等等,就起源于卫府(负责京都警卫,相当于近卫队)的官职。室町时代(14世纪)之后,有力的大名间产生了僭越朝廷给有功的家臣私自加封官名的风潮,与朝廷实际授予的官职分开,称为 受领名 ,可以世袭。因为那时朝廷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这一风潮扩散开来,越来越多没有得到官职的武士也开始擅自把官职当作自己的通称,这种行为称为 自官 。受领名和自官取的名字合称 百官名 。
刑部、主马分别指主管司法的刑部省和司掌全国马匹饲养的主马寮(具体官职则不一定),这些机构的职位在战国时代通常由高位公卿、大名兼任的官肯定不会留给区区苇名家臣,所以自然是自官。另一位苇名七枪之一,山内式部利胜的“式部”来自式部省,主管人事、典礼。
有些源自地名的名字其实也是百官名,比如著名剑豪宫本武藏(本名玄信)的通称武藏就来自“武藏守”(自称)。
当然,以上通称的规则不适用于公家。公家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
但本名的习惯适用于除庶民以外的所有阶级。本名的基本原则是:汉字两字,训读为四音节。这个习惯开始于平安时代中期,随便抓一把明治以前都历史人物,他们的本名都符合这个原则,几乎没有例外,基本就是两个字组来组去,读音也很少有什么花样。本名的常用字无非忠、孝、义、信、智、恒、久、安、幸、利、文、敬、秀、元等等,诸如此类(仁字被皇家独占了所以没有)。
很多家族还有“ 通字 ”的习惯,代代名字中都继承同一个字。游戏中不难看出,鬼庭家的通字便是“雅”,至于雅孝和雅次的关系是父子还是兄弟,不太好说。通字的习惯不同于中国避开长者尊者名和字辈的习俗。不仅如此,他们还能从尊者的名字里获赐一个字,称为“偏讳”。秀吉就在当权后给一堆大名的儿子赐了“秀”字。要注意的是 本名一定是和语 ,也就是说一定是训读,出现音读的一定不是本名。于是音读也成了避讳的一种方法,比如织田氏旧臣太田牛一所著《信长公记》,“信长”二字的读音是音读しんちょう(Shinchō)而非训读のぶなが(Nobunaga)。至于庶民只有本名,X之助、X兵卫之类武士当作通称的名字都是常见的庶民男性的本名,就不一定非得是和语了。
本名最为重要,通称则可以随时改,同时拥有多个通称的人也有。通称还能世袭,比如服部家的半藏、德川宗家的竹千代,都是世袭名。
说了这么多人名,下面谈谈氏。在古代日本,“氏”字有很多含义。平安时代以前是狭义的 氏 (うじ):区分血缘集团的名号,在镰仓时代之后逐渐变成“本姓”,后文会提及。后来出现了区分家族集团的广义的氏,后世便成为家名或 苗字 (其实就应该写作“名字”,为避免混淆)。其来源以取自家族发祥地地名为主。
综上,鬼庭刑部雅孝,出身鬼庭氏(家),本名雅孝,通称刑部,外号鬼刑部。
历史上也有鬼庭氏,但是读作おににわ(Oniniwa)而非游戏中的おにわ(Oniwa)。后者其实是不符合训读规则的,不知FS是否有意为之。
上面提到的所有命名习惯只适用于男性,女性则完全是另一套。
女性名的情况我觉得要复杂得多,主要是因为古代日本忌讳把女性的本名让人知道,因此在史书上留下本名的女性屈指可数。而就算留下了本名,也常常是两种情况:其一,只有假名;其二,只有一两个汉字,原本的读音如何完全无从得知。此外,大家族中的女性的通称有着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更使得其比男性名扑朔迷离。我只好只讲我知道的部分。
幻影阿蝶日文原文是まぼろしお蝶(Maboroshi Ochō),中文无论翻译成“蝴蝶夫人”还是“幻影之蝶”都不太准确。“幻影”(まぼろし)显然是描述她能力的外号,而お蝶则是她的名字,通常译作“阿蝶”(虽然从汉语角度来看有点土)。“お”是敬语前缀,如今还能在お姉さん(onee-san)之类的词中见到,古代则常加在女性名字前面。从流传下来的女性本名来看,当时女性本名比较简单,通常只由 两个假名 构成,有时可用一个汉字表示。“蝶”字古假名中写作てふ,也是两个字,但是由于历史音变读作chō(ちょう),它应该就是本名了。水生凛也是同理,去掉“お”剩下りん(rin)大概也是本名。各个战国大名的妻子本名也都是这么简单,如前田利家的正室叫まつ(松),信长的妹妹叫いち(市)。后世提到两人时,前者通常用死后的戒名(院号)称为芳春院,后者则用敬称阿市夫人(お市の方)。例外当然也有,如浅井茶茶的“茶茶”是四个假名(但仍然是两个音节)。所以像是“归蝶”之类过于美好的名字可以断定是后人加上的。
顺便一提,带“子”字的女性名在战国时代基本都还是皇室成员专用的,只有少数情况下朝廷赐名带“子”字。如秀吉获赐丰臣姓不久后,妻子宁宁(ねね)获赠了“吉子”之名,用于正式场合。
至于药师的名字,着实是有点奇怪的。原文是片假名エマ(Ema),这个名字放在战国时代会显得很突兀。日文中读ema这个音的除了供奉在神社的 绘马 (从未作为人名)之外,就这一个人名。エマ和现代日语中常见的一些女性名如绘里香(えりか)、直美(なおみ)、美嘉(みか)等,全部来自西洋,它们成为常用名大概已经是战后的事。中文译成“永真”是按照现代命名的习惯翻译的。战国时代确实已经存在西洋名,是随着基督教传入的,大多是圣人名,比如浅井长政的姐姐就在接受洗礼后称京极玛丽亚(京極マリア)。但苇名国跟基督教扯不上关系。有趣的是,英文版中写作“Emma”,正是英语的拼法(罗马字当作Ema),但也没什么深究的必要了。
从开场动画中可以得知苇名一心是位颇有实力的大名。在谈战国大名的名字之前先说说苇名国。很多人看见“苇名”二字,立马想到日本在神话中的雅称——苇原中国,窃以为实在是想多了。另外,由于史实中也有苇名氏,而且据点在东北地区,背景介绍中说了苇名国在“北国”,所以有人又马上拿史实中的苇名氏往游戏里套。然而战国语境中的“北国”指的是北陆地方,包括若狭、越前、越中、越后、加贺、能登外加佐渡七国。从地形来看,苇名位于多山的越后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新潟县的可能性比较高。上文提到,家名或苗字大多来自地名,而现实中的苇名氏(史书多作“芦名”)来自相模国芦名(今横须贺),而《只狼》中的苇名则是国名,更可以断定此苇名是完全架空的产物。历史上以国名为家名的家族非常少,我只能想到诹访氏。考虑到诹访氏的各种特点(外族入侵、神之血脉、龙蛇信仰等),说不定苇名国受到了诹访的启发。
说回苇名家的人名。游戏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看见“御子(日文音同皇子)”加上“龙胤”就马上联想到皇族,但御子就只是个敬称而已,日本的龙也不是皇室的象征。相反,龙的形象和日本多见的本土蛇信仰融合,成了在民间都十分常见的形象之一。游戏中御子的名字是九郎,这显然是幼名(通称),他还没有到元服取本名的年龄。但狼直呼“九郎大人”其实是不太合理的。就算是通称,就算加了个敬称,作为仆从也是失礼的。合乎礼仪的称呼应该是“少主大人(若様)”之类的,而不应该呼名。至于御子的氏,因为他是苇名分家平田氏的养子,所以也是平田氏。本氏不得而知。
弦一郎也显然是辈行名,没什么可说的。而一心则不符合常规,既不是官名也不是辈行名,而听起来像是一个号。以号著称的战国大名当属武田晴信了,他的号“信玄”是出家之后的法号。“一心”也挺像法号的。毕竟当时的大名很多都自称是佛家人,有个法号也不奇怪吧。虽然苇名家几个人都没用本名,但事实上战国年间以本名行于世间的大名很少,都是用通称。而当他们跟朝廷通信的时候,就不仅要用本名,还要用到姓了。
日本古代的“姓”的概念和中国完全不一样。它同样有两个主要含义:一个是 本姓(ほんせい,honsei) ,指的是追溯到分家之前的祖先的原苗字;另一个是用朝廷用来区分亲疏的称号“ 姓(かばね,kabane) ”,奈良时代后一共就只有八个,称为“ 八色姓 ”。
战国时代作为乱世,每个出人头地的大名都想往好的出身上靠,他们的本姓基本是自称的,真实源流复杂难考。这些本姓在八色姓中又基本都属于“朝臣(あそみ)”这个姓。“朝臣”在八色姓中属于第二级,仅次于皇族用的“真人”,全都是一些拥有左右朝政实力的豪族。其中最显赫的便是源氏、平氏、藤原氏、橘氏这四个从皇家分出来的氏族,合称“源平藤橘”,战国大名们基本都自称这四个本姓。本姓+姓是在正式场合,比如向朝廷汇报,所必须的。
秀吉出身平民,但有地位后便也自称平氏,向朝廷汇报时的文书署名“平朝臣秀吉”(所以《明史》中记载为“平秀吉”)。后来他当了关白,由于关白以往为藤原氏世袭,便又改姓藤原氏,可见战国时代本姓的随意。再后来他又不爽姓藤原,于是朝廷赐姓丰臣氏,此时他的全名为 羽柴藤吉郎丰臣朝臣秀吉 。 家名(苗字)+通称+本姓+姓+本名 ,构成了战国大名的全名。下层武士则少跟朝廷打交道的机会,所以基本也用不到本姓。
结语:啰啰嗦嗦讲了这么多,只能道出日本战国姓名文化的大略。游戏我打得不细(而且还卡着没通),其中诸多细节必定有不当之处,学界也还尚有在争议的问题。如果这篇文章能把本身就纷繁复杂的战国人名梳理个大概,也就成了。
评论区
共 150 条评论热门最新